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作为审美对象即客体,物理学是美的,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需要作为环境因素之一的教师的引导,如果主体被作为客体的物理学的美所吸引而产生愉悦,这就是美,这会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物理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作为审美对象即客体,物理学是美的,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就需要作为环境因素之一的教师的引导,如果主体被作为客体的物理学的美所吸引而产生愉悦,这就是美,这会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物理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32(11):2-5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 :“凡是学校所有课程 ,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物理学家海森堡曾指出 :“科学的探索者们最初往往是在美的光辉照耀下 ,去认识和发现真理 .”对于一位喜欢物理学的人来说 ,他之所以喜欢这门学问 ,是因为他看到、感觉到这门学问的美 .他所谓的对物理学的“兴趣”,其实就是对物理学的美的欣赏、享受与追求 .因此 ,研究、挖掘物理学中的科学美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 ,应成为物理教育改革的当议之题 .一、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美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学规律的艰辛旅程中 ,一方面总是伴随着… 相似文献
5.
美学教育在物理课堂教育中有独特的意义,教师在物理课堂教育中应充分利用美育的特点,灵活渗透美育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6.
徐金萍 《中学英语之友(新教材高一版)》2011,(1)
物理现象和规律充满美感,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美的追求,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物理科学是美的,对物理科学的执着探究是一种对美的不懈追求。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183;爱因斯坦(Allbert Einstein,1879-1955)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物理教学也是美的,对物理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并领悟物理学的科学美,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艺术地再现这种科学美,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志趣和不断求索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研究自然界中物体运动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物理中蕴含着美也就是必然的。物理中的美是科学美的一部分,而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下面以教学案例“光的折射”为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进步.物理学具有独特的人文蕴涵和人文教育功能.探讨了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创美。通过发挥教师自身的感召力和表率作用,对学生方行的规范,对场地、器材、设施的布置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搭配,实现体育教学的美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具审美价值的学科,物理学科教学的审美构成,应包括物理教学内容美、物理教学结构美和物理教学媒体美等要素,融合了科学美、礼会美、自然美和教学艺术美的审美属性,这些审美凶素都遵循着简洁、对称、奇异、和谐统一的审美法则。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包含着美的内涵,其中,在对立矛盾中寻求和谐统一的科学方法——双面雅努斯思维,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论述物理学中的双面雅努斯思维及其美学意义,提出在物理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双面雅努斯思维的审美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主要阐述了物理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包括物理学中蕴含着的美学因素及实施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孟进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25-27
物理学中的科学美主要体现在真理性、简单性、和谐性、对称性、统一性及科学精神等方面。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要通过展示物理学中的科学美、创设审美情境、培养对科学类的鉴赏力等 ,对学生进行科学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17.
袁秀华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54
要使语文教学充满审美艺术氛围,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问题交流,创设新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惠鲜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72-74
审美教育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以及其他审美对象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以唤起人的美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广阔的社会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通过教材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美与教师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朴素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再次,通过异彩纷呈的人物形象美去美化学生的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物理教学中美育的任务,论述了进行美育教育的三个方面,第一,物理科学蕴含着深刻的美的本质;第二,物理中美的本质被物理学家人化为有功利性的外在审美形式;第三,物理教师在再现这些基本外在形式时,进行人化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袁秀华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52-54
要使语文教学充满审美艺术氛围,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问题交流,创设新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