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框架叙事"是著名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叙事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探讨了其短篇《礁湖》《卡伦》《青春》、中篇《黑暗之心》、长篇《吉姆爷》等小说中"框架叙事"模式的特点和作品主题,对康拉德"框架叙事"模式的形成、发展和革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这种看似作者(叙述主体)不介入的叙事实质上是作者为了让其小说显得真实和可靠而有意为之。这实际上却恰恰表现出了作者对道德和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2.
李定春 《湘南学院学报》2012,(1):103-105,110
从创作题材与主题看,刘心武的《班主任》属于教育小说:它是以"文革"为背景,以青少年教育为切入点而创作的具有文学史意义的教育小说;它不仅客观呈现了"文革"时期的教育问题,深刻揭露了"文革"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心灵毒害。重读《班主任》并对照现实,我们发现,今天的教育界仍然存在与"文革"时期类似的诸多严重的教育问题。显然,《班主任》对于今天的教育界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杨洋小档案2008年,杨洋因在新版《红楼梦》中,饰演"成年宝玉"一角而让不少观众熟知并喜爱。2015年4月24日.杨洋参演的电影《左耳》在内地上映;同月参演根据明晓溪同名小说改编的青春励志偶像剧《旋风少女》,参与录制的《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播出。接着他又出演南派三叔的热门小说《盗墓笔记》,人气爆棚。  相似文献   

4.
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本书,一本叫《青春万岁》,另一本也叫《青春万岁》。那一年,我刚进中学,一天下午上政治课,我偷偷地看小说《青春万岁》。老师发现后,将书收走了,扔下一句话:“到你班主任那儿去取吧!”  相似文献   

5.
又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国产青春片火了,《匆匆那年》上映几天就狂卷数亿票房。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今天的"匆匆",青春三部曲乘着怀旧东风,票房一路昂首挺进。然而,伴随这几部"青春片"大热的,还有不断的争议。印象中的青春片,应该是"那天天很好,而你正好穿了一件我很喜欢的自衬衫"的感觉,空气里都漂浮着荷尔蒙的气息,情窦初开的他羞涩试  相似文献   

6.
辛夷坞创作了一系列"暖伤青春"小说,以描写青春为主题,引起了读者的强烈情感共鸣,受到了广大青年们的关注和喜爱,本文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我在回忆里等你》为例,探讨了辛夷坞小说产生的共鸣效应带来的文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要讨论的是《动物凶猛》及其电影版本《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比较问题,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王朔和姜文同为文革中长大,同为军队大院的孩子,对文革那段时光不时地流露出相似的情愫:青春的躁动不安、人性在文革时期的无限放大与压抑。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于1 991年出版发行,引起了不小的社会震动;姜文根据改编了同样反映文革生活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使其男主角扮演者夏雨获得第五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电影自己也获得各项国内国际大奖。然而,王朔在《动物凶猛》里面表现的更加理智:里面有青少年的疯狂,甚至残忍;姜文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添加了很多个人情感:耀眼的阳光及激情燃烧的青春。  相似文献   

8.
<正>《相信未来》(食指)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里面的两首现代诗。食指,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诗歌《相信未来》创作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那个动荡的年代。海子,生于文革之前,长于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创作于1989年,作者自杀之前两个月。  相似文献   

9.
苏童的《河岸》是他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和余华的《兄弟》一样,代表着他们这代人重整"文革"集体记忆的一份努力。苏童对文革历史作了颇具"个人性"的发现与叙述,采用了意象和隐喻的方式,不仅从特定文化政治的角度来演绎个体的情感生活,也在"河"与"岸"意象的参照对立中,交织起历史的虚无与现实的荒诞,演绎了重生与衰败、欲望与爱情的复杂纠缠,由此展现出谜一样的历史空间下,人的现实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时间裂缝     
何处筱 《同学少年》2012,(12):48-49
落落,真名赵佳蓉,知名青春文学作家,"最世"签约作家,《文艺风象》杂志主编,《最小说》别册《ZUI Silence》文字总监。因擅长写校园青春小说,有"校园女王"之称。代表作有《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须臾》、《不朽》、《剩者为王》《、千秋》《、万象》等。  相似文献   

11.
不能免俗,最近正在读高晓松的《如丧》。很显然,高晓松放在"小说"板块的《写给1988年暑假的高晓松》、《如丧青春》这两篇作品,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说是假托小说的形式来回顾自己的青春史,也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2.
<正>所有的青春都是相似的,但所有的青春又各自不同,但是青春要有一种信念去撑。"即使把我们撕成碎片,每一片都将写满忠诚。"《向延安》里革命者是那样坚定,磐石般坚定。对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延安不仅是革命圣地,也代表着一种信念。《向延安》的故事发生在旧上海,有弄堂,高楼,苏州河,外白渡桥,以及那些老人一般的老房子,望远镜,留声机,收音机,勃郎宁手枪。那时的上海是一件千疮百孔的绸衫,在一场场绵柔的细雨中,发生着  相似文献   

13.
<正>"文革"那些年,无情的岁月泯灭了多少读书人的热情与梦想,而我则是例外。在乡镇供销系统当干部的父亲没有为我规划经商的蓝图,他更希望我读书成才。我的第一本书是他送我的《阮氏三雄》,一本在"文革"期间很流行的、描写《水浒传》故事的配图小人书;这本书我每天都看,从三四岁一直看到上小学,爱不释手,也不记得看了多少  相似文献   

14.
作品信息     
正张悦然推出长篇小说《茧》距上一本长篇小说《誓鸟》的出版已经过去十年,张悦然长篇小说《茧》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媒体和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茧》这部小说采用了双声部的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李佳栖和程恭各自的讲述,为读者讲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的缠绕恩怨。小说将一桩发生在"文革"时期骇人听闻的罪案不断抽丝剥茧,还  相似文献   

15.
青春文学死而未僵,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微风就发芽,所谓的"残酷青春"终于不再有人提了,能和青春扯上关系的各种文学概念,能卖的都卖了一个遍,可青春小说仍像即将到来的三月春风,再次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力量,就连写了多年恐怖小说的丁天,也回归这个领域,写出了一本《我的绝版青春》。  相似文献   

16.
《启蒙时代》在文革空间里进行人物精神成长的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嘉宝的女性经验在南昌的青春成长中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同时,她也在被启蒙。和《动物凶猛》中的米兰的比较,同是“文革”空间里的青春女性,米兰是欲望勃勃的符号,嘉宝则是青春成长的伤痕。  相似文献   

17.
写《青春万岁》的时候,王蒙才19岁。小说发表时,日历已翻过了整整26年。这当然是历史的原因。《青春万岁》反映的是解放初期中学生的生活,作者以青春的激情和生动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渴望,表现了他们在追求这个美好目标过程中的成长。小说发表于1979年,与作品反映的年代相隔20多年,然而,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轰动。曾经年轻的一代和正年轻的一代怀着同样年轻的心阅读《青春万岁》,他们在作品中寻找着自己,寻找着那一种年轻的感觉、那一份青春的情怀。他们或回忆,或体验,他们与作者一起,呼喊出最激动人心的口号:“青春万岁!”曾经感动过两代年轻人的《青春万岁》,是否也能感动你呢,更年轻的一代?  相似文献   

18.
《天浴》是严歌苓文革叙事中直接以知青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的短篇小说。作品紧紧围绕"天浴"这个核心意象,在两次"天浴"的叙事中贯穿了少女文秀的文革经历,将基于少女视角的"祛欲望"化的"天浴"以及政治与"性"交织下人性恶的裸露相互辉映,籍由个人的文革经历与命运浮沉呈现了极富象征与寓言性的人性与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9.
《青春之歌》是一部女性知识分子讲述知识分子成长故事的小说,小说将女性情爱与革命并置叙述,并且相互置换,呈现了情爱与革命之间的互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青春之歌》并不是仅仅书写情爱与革命的矛盾,同时也书写二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青春之歌》提供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一种镜像,《青春之歌》既是知识分子青春的歌,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诗。  相似文献   

20.
《小溪流·成长校园》风格轻松活泼、精致优美、文学性强。2011年全新改版,主要栏目如下:【小说炫风·新锐】刊载有别于校园青春故事或其他题材的少儿小说,展现青春的本真状态。(4000-60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