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指出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 ,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 ,建立数学模型 ,进而解决问题 ,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由此可见 ,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建立数学模型就是对现实世界中实际问题建立模型 ,运用数学方法加…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课程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理解、应用与拓展”,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下面是我们对数学建模教学的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还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  相似文献   

4.
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2001年秋实施的课程改革,我国首次将“数学模型”引入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来,并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本文就初中数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以前,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现代数学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数学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决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树贵 《成才之路》2012,(1):13-I0008
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安明 《成才之路》2010,(13):32-3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作为数学教育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