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寇明婷  程敏  杨媛棋  张丽 《今日科苑》2021,(12):1-13,25
构建北京市"三城一区"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对指导现阶段北京市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促进北京市产学研互动、南北城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人才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三城一区"规划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区的横向比较,通过深度梳理国内外创新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采用共性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评价"三城一区"规划目标完成度的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具体而言,借鉴典型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遴选确定共性指标,结合各区战略定位和自身发展规划确定各区域的特色指标,并同时考虑了"三城一区"的协同联动.北京市"三城一区"动态监测框架能全面反映规划区域创新能力水平,为北京市创新优劣分析以及完成度评价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内江"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6月17日下午,市经信委组织内江经开区、各县(区)、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规划局等37个单位负责人及编制单位中国软件技术与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对《规划》(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会议由市经信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李  相似文献   

3.
许坚 《学会》2012,(8):47-50
本文以《中国土地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例,为全国学会编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编制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意义;二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全面体现《中国科协"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三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应体现自身发展的特点、符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四是学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应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黄蓝"两区国家级战略,给山东滨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新任务,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为此,本文对目前滨州市科研基础条件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现状、找出了问题、为科技创新、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13,(4):10-12
到203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传统大科学领域设施得到完善和提升;设施技术水平持续提高;设施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近日,国务院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市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需要一个展示鸡西的历史变迁、未来发展的场馆,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四区一县城"大鸡西发展格局的宏伟蓝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规划地质博物馆的成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华夏星火》2008,(12):70-71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最为鲜明的要求。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新农村建设要遵循六条原则。做好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规划是成功的一半,空间布局是建设的基础。去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规划立城"的理念,按照"规划完善、功能布局、项目带动"三步曲的要求,加大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绿色智造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以湖州绿色智造产业园为例,探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从发展规划、集群创新性、开放性、集群效应、产业链布局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集群顶层设计;完善体系建设,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夯实技术基础,推进集群技术创新;提高开放水平,扩大集群开放合作;完善服务水平,实现集群融合发展,推进湖州"绿色智造"全国示范试点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洪兴 《金秋科苑》2011,(9):100-107
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概况黄河三角洲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一体两翼"整体布局中北翼的主体,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开拓前景广阔,是山东省拓展发展空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制定和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山东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进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西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构建的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理念和"‘一本四维'跨越式发展模式",在川、黔、滇三省16县(市、区)200余所中小学开展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推进了实验县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教大事     
<正>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研究与发展(RD)人员年人均研发经费由2014年的37万元/年提升到2020年的50万元/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初步形成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状况,从结合产业政策评估和产业协同度评估的角度,采用文本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1)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规划总体合理,但在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目标制定、整体规划布局等方面仍有加强完善的空间,2019年各市产业发展与规划目标相比,主导产业目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多数城市和产业未达到既定目标;(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布局和发展较为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同质化明显。基于此,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和提高培养与吸引人才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明了远城区“工业兴区”的意义,分析了武汉远城区“主攻工业”的优势条件,提出了武汉远城区“主攻工业”,推进工业化的对策。根据总体要求,制定远城区工业发展规划;利用现有优势,进行合理工业分工、错位发展;完善远城区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能源、物流等产业配套;壮大自有品牌,落实“武汉制造”;实现生态工业,保证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06年工作回顾——科研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山东省科学院以服务山东为宗旨,以山东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完善了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了适度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突出重大科技攻关、大  相似文献   

15.
世界级湾区产业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与3个世界级湾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世界一流湾区的总量规模和条件,但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区域化和工业化特征明显,高端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澳门与珠三角9市间的产业分割格局严重,合作潜力大,而珠三角9市间产业同构现象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解决。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扩大开放提升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强化指标和措施;构建完善的技术生态化创新结构体系;尽快研究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不仅必须而且迫切。发展无外乎涉及到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数量的发展,一靠规划引导,二靠政策扶持;质量的发展,一靠业务指导,二靠自我运行机制的完善。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无疑必须围绕着规划、政策、指导和机制等四方面来求解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一年,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革新正在青海高原快速蔓延: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重点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决策、评价、管理、考核和生态补偿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启动;智慧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大美青海"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开来。未来,青海将按下绿色发展"快进键",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云南省"十二五"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在总结"十一五"工作主要成效的基础上,确立了全省今后5年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内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五举措,积极助力台商工业园发展。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内江台商工业园按照"绿色、低炭、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进行统筹规划,重点发展计算机关键设备,培育电子信息、精密制造和新材料等产业。整个园区按照"一园五区"(即:产业孵化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精密机械产业区、高端技术研发区、生活配套区)进行功能分区,围绕"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总体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