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巴金也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由此可见,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了孩子下面五种数学好习惯. 一、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要让教学有效,就必须规范孩子的倾听习惯.首先要学会听老师讲,在低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我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提醒孩子:"请听我说."孩子会回答:"我听你说."让孩子听了会复述,会把每天听到的内容讲给同学和家长听.另外,要学会听同学讲,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会用"请关注我的发言"这句话来提醒孩子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就会把目光投向发言者,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有孩子没听清楚,课后还可以当小记者去采访发言的同学.老师在教学中多关注多提醒多总结,并用评选"神耳朵"的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习惯的重要性。无独有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道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小学生如果养成了好习惯,那个好习惯有可能会成为他终生发展的基石,从这个角度来说,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作为一所窗口型实验小学,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把培养学生的优良的习惯作为长期发  相似文献   

3.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非常重要。知识只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教师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却是十分重要的长久的,一辈子受用不尽的,但好习惯不是天生的,这需要后天的培养。那么低年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哪些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肖海燕 《辅导员》2013,(18):33-34
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大人的宠溺,娇生惯养,许多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生活习惯无规律,学习卫生习惯差,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等等,我觉得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而与家庭教育也有  相似文献   

5.
赵明霞 《考试周刊》2013,(11):187-188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高度发展,才能为孩子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由此可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对各种复杂的班级常规工作,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卢德彬 《辅导员》2013,(12):33-34
<正>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大人的宠溺,娇生惯养,许多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生活习惯无规律,学习卫生习惯差,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反差等等,我觉得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单方面的责任,而与家庭教育也有  相似文献   

7.
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巴金也曾有名言: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好的习惯受益终生,不良习惯即使不毁掉人生,也会成为人生的巨大绊脚石。班主任最大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从培养孩子的角度上说,这句谚语深刻表明了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士曾经这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传授知识是授人以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授人以渔。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使学生养成所有  相似文献   

10.
郑安娜 《考试周刊》2013,(82):190-190
人们常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1.
宋辉 《成才之路》2012,(18):25-25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为此,我们学校也提出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好多的孩子不会听讲,课堂上常常会有许多"我行我素"孩子,有时你问他老师说了什么,他们会全然不知。 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呢?一、教会孩子如何去听讲我们常常对孩子说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一旦形成便受益无穷。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  相似文献   

13.
赵晓燕 《家长》2024,(4):30-31
<正>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与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90%的行为都是出自于习惯的支配,而人生中的很多习惯都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3—6岁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期”,也是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位哲学家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叶圣陶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学生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容易出现不良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决定性格,习惯决定命运。良好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且善始善终地落实到英语教学中去,对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教育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笔者将从下面三个方  相似文献   

17.
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习惯。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一句话:"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有调查证明,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的追求来说,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包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的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了有效学习,所以从现实的需要来看,培养学生的有效  相似文献   

19.
陈素妹 《广西教育》2013,(21):92-92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但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个慢"工程"。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各种技能、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而教师与幼儿又有着密切的接触,因此,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可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我以"引导幼儿爱惜玩具"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有位名人曾经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影响着人一生的关键要素莫过于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养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过反复的训练加以强化巩固。鉴于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