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霞 《现代语文》2010,(3):58-58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  相似文献   

2.
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 ,一节课40分钟 ,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 ,如雁掠过 ,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 ,要求学生读通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 ,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 ,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 ,马上转入下一程序 ,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2 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 ,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 ,看似热热闹闹 ,其实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也没有及时评…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文字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朗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朗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长学生才能的有效方法。朗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现在的朗读教学由于教师太局限于教材,太依赖教师参考书,没能与文本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等一系列的原因,使朗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一节课40分钟,时间充分就读,没时间就匆匆带过,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大多数都是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有时留作预习,也不考虑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读的能力培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常见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有关优化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供大家探讨。1.要有充分的劳动时间。"讲问式的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朗读时间却在几分钟之内。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预习性的朗读,学生除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外,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进一步读懂课文,不要以学生连一遍都未读完就鼓  相似文献   

5.
田霞 《考试周刊》2014,(82):45-45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朗读,然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朗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笔者结合观察与思考,对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作阐述。一、朗读教学存在的弊端1.朗读时间得不到保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时间往往不到10分钟,朗读练  相似文献   

6.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然而,随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朗读这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却出现了朗读时间不足、朗读目的性不明确以及朗读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老师的讲,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对课文能做到充分朗读最多也就几分钟,朗读训练过于形式化,如  相似文献   

8.
李焕道 《辅导员》2013,(22):63-64
<正>早读,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朗读。一般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中都会每周安排2—3节早读课,每节课30分钟左右。而这短短的30分钟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通常情况下是学生读,老师只起监督作用,至于效果,也只有学生自己清楚。在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这宝贵的30分钟。就笔者的教学实践得知,高中语文的早读其实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处理好"朗读"与"背诵"的关系这里的"读"是朗读,是出声诵读。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背诵是朗读读到烂熟的结果。读一遍,读若干遍,今天读,以后许多天  相似文献   

9.
以5 ̄6年级段为例,我们抽查了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极少数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这一点;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甚至根本不会朗读。笔者反复观看了在2004年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部分教学实况录像,并对课堂上的朗读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有的课朗读时间只不过五六分钟。40分钟的一节课,朗读时间只有几分钟,显然是太少了。观摩教学活动尚且如此,平时的课堂教学情况就可想而知,也就是说,朗读教学没有受到重视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0.
石园园 《教师》2013,(21):69-69
朗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文试就谈农村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一、农村朗读教学的现状(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面过窄1.朗读时间不够充分农村"讲问教学"充斥课堂(虽然近几年随着年轻教师的增加,情况有所好转,但长期的传统教学使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挤掉了原本属于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感,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一)朗读的时间不充分。传统的”讲问教学”充斥于语文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朗读时间在课堂常规教学时间中的比例加大;朗读形式更趋多样化;对朗读技巧的养成教学等。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朗读教学的几点粗浅体会。一、朗读与听、说、写之间的联系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听力在课堂教学中,读和听是分不开的孪生姐妹。小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时间安排不足、目标定位失准、方法指点欠妥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落实朗读目标,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并指导学生将朗读与"思"、"品"、"悟"结合起来,力求"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从而发挥朗读教学的功效,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引导学生到达朗读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14.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但要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程度,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奏效的.在宝贵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朗读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我试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就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朗读现象,谈谈平时在优化朗读教学中的点滴做法,意在对"症"下"药",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一、尝试感悟:真实的朗读——尊重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亦是如此。然而,通过笔者的观摩和调查,发现目前英语朗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问题。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花最后的几分钟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书中的对话。二、学生朗读英语时也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英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朗读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其作用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集中体现在朗读时间未能保障、朗读面较为狭窄,以及教师对朗读的单一性评价等方面。为进一步发挥朗读的真正作用和意义,有必要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同时进一步提出应对之策,以更好地实现朗读有效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等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流行的词语——"语文味",虽然这种"味儿"不知道具体指什么,但是朗读是体现语文"味"的最好方法。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诵读,在诵读中积累知识,发展语感。"可以说,朗读就像是一坛美酒,读得越深,越觉得其中的滋味甘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一、朗读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对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朗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朗读在教学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它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针对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表演朗读"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的组成部分,当前部分教师对朗读教学认识不足,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及现状;其次指出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包括朗读时间、朗读目标、朗读技巧以及朗读效果四个方面;最后提出了三点措施以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即保证朗读时间、扩大朗读参与度、讲解朗读技巧强化朗读评价以及对重点段落进行详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