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科教文汇》2009,(16):137-137,143
交际教学法强调了语言在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功能。本文以虚拟语气结构在真实语境课堂中的讲解为例子,简单分析了真实语境在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语法填空又称为开放式语篇填空,这一题型的测试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语言学家布朗的语篇分析理论等,从语法的句子结构与语法形式,语汇的本义和转义以及前后缀的变化,语境语篇的线索以及标志语等方面测试学生的整体语篇能力,同时具有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两种题型的特点,新课标全国卷的语法填空题采用的是主观型语篇填空的命题思路,在命题科学性上具有单项填空不可比拟的优势。单项填空局限于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在简单句子中的意义,对学生语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有限和单项填空相比,语法填空则假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篇章中的意义,更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原则:"突出语篇、注重交际、讲究灵活、强调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晔昊 《内江科技》2006,27(3):60-61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教材所采用的应该是人们交际的真实语言材料,本文结合这一理论,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问题,论述了在听力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真实语言材料,以加大可理解语言的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商务英语翻译既是该学科中的关键一环,又是教学考的难点。本文首先就简要分析了商务英语翻译测试存在的问题,然后主要针对测试标准和测试原则进行分析,提出对测试改革的几点想法,即商务英语翻译测试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测试者应根据一致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创造现实的、正常的语境,全面衡量被试者。  相似文献   

5.
陈立丽 《科教文汇》2008,(36):136-136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视听说教学中把以锻炼学生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交际法教学引入教学过程是形势所趋,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正是让学生在交际中立体化地掌握语言,发展语言能力,这也体现了交际法中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钱超  黄华一 《科教文汇》2010,(5):114-118
真实性是语言测试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任务型阅读测试是近年来NMET中出现的新题型。本文从真实性的角度,结合Bachman的任务特征框架以及Lewkowicz对真实性的分解理论,分析了NMET任务型阅读测试的真实性。分析表明,在测试目的、测试材料、测试任务、情景和语言输出等方面该题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能够有效地测试出考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但是在结果评价与分数释义方面并不使人满意,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丁珊珊 《科教文汇》2011,(10):118-118
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在设计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时,应该遵循三种并存原则:分离式和整体效应并存,交际互动性与真实性并存,语境和情景并存。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于交际中话语的理解起着关键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注重语境因素的教学,可以解决歧义和语言模糊现象,培养语用和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语境反应和重建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璟 《知识窗》2014,(2):11-12
本文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课堂数学语境创设的要求,通过对五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总结出语言输出环节要注重语境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交际目的以及前后语境的关联性和与话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邓礼红 《科教文汇》2009,(22):147-148
口译测试研究是口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交际法语言测试观的框架下根据真实性的概念,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真实性在口译测试中的具体含义和体现,并且探讨了口译测试中的真实性对我国口译测试工作的指导意义,最后得出在不损害口译测试总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其真实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龚鸣 《科教文汇》2011,(23):122-122,136
现今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了交流和运用,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也成为外语教学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专家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好地用目标语言与他们交流并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交流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境与语言关系极其密切,在语言使用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语境是语用的基础,只有在具体语境中练习语言,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培养语用能力,以致学生无法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学模式,创设适当的语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浅谈语境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境与语言关系极其密切,在语言使用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语境是语用的基础,只有在具体语境中练习语言,才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忽视了培养语用能力,以致学生无法正确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课堂教学应改变教学模式,创设适当的语境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梦莉  徐玲 《中国科技信息》2007,(4):238-239,242
本文以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交际法口语测试的特征,即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和交际性,交互性和情景性;注重需求分析;评分采用定性而非定量。此外,本文还列举了几种交际法口语测试任务,同时也指出了交际法口语测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翻译法只强调语言能力,却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法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语言能力的生成。而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外语教学中,将翻译法和交际法有机结合是实现外语教学总体目标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传统教学法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知识的运用,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两种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各有利弊.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大学英语"动态组合教学模式",即将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有机结合、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阶段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时间组合的教学模式;介绍了动态组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和教学模式的实践.旨在探讨在中国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任务型测试产生于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它以交际能力为理论基础,是交际性语言测试的一种。任务型测试主要从测试手段,即测试项目设计及材料真实性方面对交际性测试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提高了语言测试的效度,从而推动交际性测试建构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际法的核心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交际的式具,英语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地使用真实语言的能力,本文对中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语课堂培养交际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适应民族院校民族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需要。而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不同课堂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目的语文化知识为目标,和以目的语为母语的群体范围交际行为为标准的单向文化教学的局限。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进行旨在培养语言使用能力的交际能力训练,建立相应的语境,在语境中传授文化知识、分析文化差异,让学生正确地把握语言的真正涵义,在交际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为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英语会话中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依赖于对语言的掌握和对语境的理解。实际交际中要善于运用词汇衔接、音韵衔接,副语言特征和话语标记语,以达到成功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