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1)给出了如下命题1. 命题1 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G是△ABC的重心,a·GA+b·GB+c·GC=0,则△ABC为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2.
如图1,△ABC的角A,B,C所对之边分别为a,b,c.AD,BE,CF为三条高,H为垂心,则△DEF是垂足三角形.又命R和Δ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半径和面积,文[1]给出了垂足三角形的周长l0和面积Δ0的公式:l0=4Rsin Asin Bsin C,(1)Δ0=2Δcos Acos Bcos C.(2)可惜其证明太长,现简证如下:先证(1)式.注意到B,C,E,F四点共圆,故有∠AFE=∠C.在△AEF中运用正弦定理,有EFsin A=sin∠AEAFE=cscions C A,所以EF=sinc C·sin Acos A.至此,EF与l0有两种表达式:其一,由于sinc C=sina A,所以EF=acos A.同理,FD=bcos B,DE=ccos C,因而l0=acos A b…  相似文献   

3.
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A1B1⊥AB,过B作B1C1⊥BC,过C作C1A1⊥CA,交出的△A1B1C1叫做△ABC的垂边三角形.经过探讨,笔者现已得到:性质1若△A1AC、△B1BA、△C1CB、△ABC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且△ABC的三边长为a、b、c,则有S1 S2 S3=a4 8bS4 c4.证明由∠A1 ∠A1AC=90°,∠A1A  相似文献   

4.
一、应用正弦定理判定【例1】已知在△ABC中,sin2A+sin2B=sin2C,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由正弦定理sinA=2aR,sinB=2bR,sinC=2cR,代入sin2A+sin2B=sin2C中,得4aR22+4bR22=4cR22,∴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二、应用余弦定理判定【例2】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且a·cosA=b·cosB.判定△ABC的形状.解:α·cosA=b·cosB,由余弦定理得α·b2+2cb2c-a2=b·a2+2ca2c-b2,化简整理得(a2-b2)(c2-a2-b2)=0,∵a≠b,∴a2+b2=c2,故△ABC是直角三角形.三、应用根的判别式判定【例3】若a、b、c为△ABC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 如图,△ABC的面积为△,AF/AC=1/b,CE/CB=1/a,BD/BA=1/c(a、b、c为正实数).求ΔGHM的面积S.  相似文献   

6.
例1 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α,b,c,且2αsinB-√36. (1)求角A的大小. (2)若α=6,b+c=8,求△ABC的面积.(2013年浙江卷·理)  相似文献   

7.
题目已知△ABC的边a,b,c和面积S满足关系式:S=a^2-(b-c)^2,且b+c=8。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1.在ΔABC中,设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osC+ccosB=-4cosA,a=2。(1)求角A的大小;(2)若ΔABC的面积为√3、3,求△ABC的周长。  相似文献   

9.
文[1]给出了一个涉及垂足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恒等式:设△DEF是锐角△ABC的垂足三角形,且BC=a,CA=b,AB=c,p=(a b c)/2,△ABC的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分别为?、R、r,若△AEF、△BDF、△CDE的内切圆半径依次为rA、rB、rC,则cot cot cotA2B2C2r A r B rC=?r??R.(1)本文给出(1)式  相似文献   

10.
在△ABC中,记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 a=y+z,b=z+x,c=x+y.  相似文献   

11.
一、防止增解 例1(1)(2009年全国卷2)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C)+cosB=3/2,b^2=ac,求B.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满足条件 a=4,b=3,A=45°的△ABC 的个数是().A.1 B.2个 C.无数个 D.不存在2.在△ABC 中,sin A=3/4,a=10,则边长 c 的取值范围是().A.((15)/2,+∞) B.(10,+∞) C.(0,10) D.(0,(40)/3]3.在△ABC 中,a:b:c=3~(1/2):1:2,则∠B为().A.30° B.60° C.90° D.120°4.在△ABC 中,∠B=30°,AB=2,AC=2,则△ABC的面积为().A.2 B. C.2或 D.2或4  相似文献   

13.
文[1]提出并证明了三角重心的一个向量性质. 命题,已知a、b、c、分别为△ABC中解A、B、C的对边,G为△ABC重心,且a·GA+b·GB+c·GC=0,则△ABC为正三角形.  相似文献   

14.
定理 设△ABC三边为a,b,c,a+b+c=2p,外接圆半径为R.则由三个旁心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S0=2pR.  相似文献   

15.
题目 在锐角△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为a,b,c,且b/a+a/b=6cos C,则tanC/tanA+tanC/tanB=____.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因式分解解决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举儿例如下,供参考. 1.判断形状 例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2b^2+c^2-2b(a+c)=0,试判断△A8C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在△ ABC中 ,角 A,B,C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S是△ ABC的面积 ,由半角公式tan α2 =1 - cosαsinα 及余弦定理易得一组正切公式 :tan A2 =a2 - ( b- c) 24 S ,tan B2 =b2 - ( c- a) 24 S ,tan C2 =c2 - ( a- b) 24 S .由余弦定理可得一组余切公式 :cot A=b2 + c2 - a24 S ,cot B=c2 + a2 - b24 S ,cot C=a2 + b2 - c24 S .这两组公式结构对称 ,易于记忆 ,作用类似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用于解一些三角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精选几例 ,以飨读者 .例 1 设 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α,β,γ是这三条边的对角 ,如果 a2 + b2 …  相似文献   

18.
一、三角形中的余切公式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S为△ABC的面积,则:  相似文献   

19.
已知△ABC,∠A、∠B、∠C所对的三条边分别记作a、b、c。今从三顶点A、B、C分别引对边的斜线AA_1、BB_1、CC_1,使得在保持同一顺序之下,有∠AA_1C=∠BB_1A=∠CC_1B=θ。则由三斜线AA_1、BB_1、CC_1相交所得的三角形△HJK称为原三角形△ABC的等斜角三角形。(图1) 定理1 设△HJK是△ABC的等斜角三角形,S_(△HJK)与S_(△ABC)分别表示△HJK与△ABC的面积,则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山东高考数学(理科)试题第17题: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A-2cosC/cosB=2c-a/b.(1)求sinCsinA的值;(2)若cosB=14,b=2,求△ABC的面积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