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开发乡土资源,有效运用,丰富习作题材,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乡土"意为本乡本土。习作教学的乡土化是指习作内容方面向本土资源的倾斜与靠拢。一、价值:习作素材的有效创生小学生作文写人写事类屡见不鲜,虽不乏真情实感,但总未免取材的狭隘与生活的狭窄。如果南方的学生写写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北方的学生写写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边关燧火台,那么展示的将是何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提起习作,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情绪上缺乏兴趣,不愿意写;二是生活积累较少,缺少可供选择的素材,没内容写;三是习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因此,笔者结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尝试以说为突破口,从"激兴趣、促积累、讲技巧"三个方面着手,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说促写,提高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力求让习作教学变得更轻松。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把作文定位于"写话"与"习作",这就表明,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练笔。教学中,教师应放缓坡度,降低难度,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流程,按照"观察积累—指导试写—评改完善—习作欣赏"的流程来开展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张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起步习作之难,难于学生不愿写,难于学生写什么,难于学生怎么写。只要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渡"趣"、渡"米"和渡"渔"这三个难题,起步习作教学就变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已然成为"疑难杂症"。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最大毛病就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平时积累习作素材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托,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习作和习作前对学生进行"过程再现"指导是两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习作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习作归习作",读"与"写"完全脱离。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让学生积累了书中的优美词句,理解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学生的习作总是不尽人意。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带写。经过三年的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67):61-6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际习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空话套话多,离题甚远,生编硬套,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用废话前拉后扯地凑,甚至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为此,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让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邢正东 《甘肃教育》2020,(4):145-145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面对习作本似乎没有话说,眼光很窄,只要写人的题目就是《我的妈妈》,只要写事就是"捡钱归还失主"。这些题材可用,但是要"翻新",可是学生又找不到新颖的角度。如此胡编乱造的文章又怎能感动人呢?如果语言再不出彩,文章就没有什么可读性。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时,要教会学生观察身边人、身边事,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童言童趣,还要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技巧,以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文风,为文章增色。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指出:5-6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从阶段要求可以看出:习作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要让学生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消除对写作的神秘和畏惧心理,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看成自己的内在需要,使"要我写"的习作教学演变成"我要写"和"能写好"的其乐融融活动。要让学生乐写好写,离不开一些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本文从几方面浅淡新理念下的习作教学方略。  相似文献   

12.
教师精准的习作指导是学生习作质量提升的保证。在三年级语文下册《国宝大熊猫》的习作教学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从习作前、习作中以及习作后,为学生提供选材、构思、写作、自评、修改等多方位的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12,(24):62-64
学生写着"难",教师教着"烦",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习作教学的共识,反映出习作教学的无可奈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习作适应学生基础"、"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多元展示激发习作热情"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主体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4.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习作兴趣仍需继续点燃。在动作描写中,学生往往写不具体,常常用概括的语言陈述。要让学生的习作写生动、写具体,可进行专项训练,以激活习作潜能,点燃习作热情。针对一节"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师生都害怕习作,作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观点由"老师要我写"转变为"老师我要写",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培养写作兴趣,读写结合训练,收集习作素材,积累优美语言这四要素。变"厌写"为"乐写"。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之无物,或形式呆板拘谨;语言既不规范,文章又缺少灵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厌写、不会写、没东西可写的情况。习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习作教学投入颇多,但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写真话,吐真情"的基础,习作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但一提到习作,很多学生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导致小学生习作出现了"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入手,指导小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正>一、构建"阶梯式"习作教学内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尤其要准确把握各类文体在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根据学情及教学实际,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在此,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习作练习中的写人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阐述了习作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新的习作教学理念,要求习作教学淡化文体,降低要求,重视兴趣、情感对习作的影响。我想,学生若对习作不怵不惧,习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使兴趣成为小学生习作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呢?一、以读促写首先,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积累,打下扎实的习作基础。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