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问题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产业集聚水平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产业集聚可以通过竞争效应、合作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多种机制提升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但过度集聚也可能对创新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实证研究证实,产业集聚水平与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为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与分析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和资本集聚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个体固定效应,分别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因变量,以区位熵计算出来的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和资本集聚效应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这3个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2003—2015年期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金融集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高级化模型中,金融人才集聚对该地区产业高级化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高级化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产业合理化模型中,金融人才集聚对产业合理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资本集聚对产业合理化有显著阻碍作用。而3个控制变量中,除了政府干预,其余2个控制变量均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总结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OLS模型和交互模型,对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对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会增强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贡献,但服务业升级不利于强化人才集聚对创新效益的贡献;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人力资本均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相协调、产业升级与产业专业化相协调、城市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协调、人才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相协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摘要:对当前诸多参与“抢人大战”城市间引发有关房价与人才引进综合效应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评估了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发现为:第一,全国范围内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高门限区间房价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范围一致但不够显著;第二,中、西部地区房价位于低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具有抑制作用,而在高门限区间对科研人才集聚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东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出现“拥挤效应”,中、西部地区科研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效应存在显著正的外部性。研究结论是东部地区“抢人大战”城市短期内应大幅提高科研人才购房补贴以降低人才实际购房成本,长远来看应积极参与“抢业大战”提升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中、西部地区各城市应抓住参与“抢人大战”的战略契机,充分利用人才集聚“羊群行为”显著正的外部性倍速集聚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下,高技术产业集聚成为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4-2012年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该结论。此外,还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集聚程度趋势进行了比较,并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不同行业的影响因素差异。结论是,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有着显著正影响,应该优化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聚,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金融产业集聚是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促进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带动了以人才知识流动、产学研合作、区域间贸易和投资以及企业家创业创新为主要方式的空间知识溢出。本文基于金融资源和金融规模两个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及其主要区域2001年-2013年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经济发达区域的金融集聚效应明显,经济欠发达区域虽然总体金融集聚效应不明显但在逐年增强。中国金融产业集聚呈现出集聚加强、集聚平稳和集聚减弱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全球金融资源加速向中国集聚的加入WTO组织开放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阶段、金融资源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欠发达区域转移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阶段和金融资源市场化争夺阶段。实证同时发现北京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促进了金融资源在本地的集聚而且对周边省份金融产业集聚也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曹雄飞  霍萍  余玲玲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31-1638
文章依据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理论,运用中国近十年高技术产业和高科技人才面板数据,测算了29个省市区高科技人才区位商与高技术产业区位商,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选取了相关控制变量,利用STATA12.0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实证分析高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相影响,开放度、政策、交通等因素在区域层面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不同影响;同时发现东部地区高科技人才集聚程度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唯有陕西属于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是进入全国前十位的省份。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分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生物医药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区域差异,产业集群通过多重效应共同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据此,提出扩大集群规模、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8,(4):95-99
从理论上探讨了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技术学习成本在两者之间的联结效应,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系统GMM的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在集聚前期,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当集聚程度达到一定阈值后,集聚的提高反而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阻力。另外,技术学习成本显著影响着其"拐点"效应的趋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学习成本越低,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预测智能网联汽车(ICV)人才需求,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ICV产业人才的结构,明确以研发技术人才为预测对象,构建分层级多指标的ICV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基于情景分析,得出未来5年ICV产业人才的需求量,并分析ICV产业不同类型研发技术人才以及不同业务模块人才的需求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ARIMA模型对黑龙江创意人才需求作出预测,在此基础上,为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与建议,使得创意人才总量能够满足黑龙江创意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06,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各行业创新型人才智力支撑不足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对协同理论进行修正和优化,引入人才培养的要素单元,建立了“要素识别、模式建立、组织机制、协同路径”动态分析曲线,从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视角对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OBE”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知识异质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组织特点和内在规律,提出了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知识学习过程模型。本研究结论对于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及实施路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国家对高水平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该文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对高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当前人才需求现状,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案例展示,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效解决智能制造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培养优秀的智能制造行业人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利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对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人才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束缚人才的作用发挥。从专业技术人才的概念入手,分析人才评价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构建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在内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别人才设置评价侧重指标。运用ANP-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人才分类评价模型,借助Super Decision等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以此来评价和审视水利人才具有的综合素质,为水利人才的分类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空间结构差异以及核心区域确定受广大学者广泛关注。鉴于此,以科技型人才聚集区域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人才聚集空间结构差异的作用机理,并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复杂网络方法验证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空间相关性,确定出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核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存在显著空间相关关系,同时,人才聚集程度由东向西逐步递减;(2)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分布存在层级结构,但由于人才聚集的外部性使得层级内部成员打破了传统地理距离限制;(3)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的核心区域在各层级中的分布逐年趋于稳定。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朝敏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52-156
在浙江物流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不仅对物流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需要大批熟悉港口、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或快递配送等某一领域背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急需引进或培养具有丰富物流从业经验和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级物流人才,然而,当前浙江物流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升级的需要。为建立适应物流产业升级需求的现代物流人才队伍,浙江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物流发展特色,明确人才开发目标,设计开发内容,拓展开发途径,完善现代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及培训措施,规范物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并为现代物流人才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