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文化建设是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民俗旅游又是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之一,它对于弘扬、保护、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发挥民族文化对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楚雄州彝族文化当中的民俗旅游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俗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的主潮之一,民俗旅游增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但随着我国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展,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凸现出来,已引起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文章对学术界近年来有关民俗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民族文化也是处于不断变迁之中的.民俗旅游的介入,加速了民族文化变迁的进程.分析那些民俗旅游中影响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利于我们正确开发民俗旅游和正确看待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俗旅游的繁盛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但是近年来民族地区灾害频发,给民俗旅游资源带来严重破坏,灾害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玉树地区民俗旅游发展中的灾害管理依然存在灾害意识薄弱、主体意识不足、参与机制不全、信息化建设较落后、缺乏管理人才和民族文化差异等问题与不足。对此,应提高政府灾害管理意识、培育灾害危机文化、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以旅游社区为本的管理体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与完善灾害保险制度、健全民俗旅游资源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民族复兴中,“精神小康”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沉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上的全球主义趋势已成为新的文化挑战。要警惕文化上“全球主义”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浸蚀。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之上的。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是弘扬民族国家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文化内涵。陕西文学创作对民族国家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其优良传统应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能。佤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彩。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地方高校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心。民族地方高校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文化引领等条件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可通过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办学理念,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建设特色学科,开设传承班,设置选修课,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民族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凤才 《承德师专学报》2002,22(1):81-82,93
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之一,那么,抓住契机,建设文化大国,应当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大国过程中,既要注意借鉴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亦要重视和发展民族、民俗文化。不能再走“建设性破坏”之路。  相似文献   

9.
民族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民族先进文化的过程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过程。坚持文化的大众性,不断增进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行文化创新是民族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先进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先进政治文化影响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法律制度。民族先进文化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选择与民族精神培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从语义学上看,民族精神本身就有文化选择的意蕴;从发生学上看,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文化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流文化的确立,对于导向、规范社会发展,铸冶民族精神有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培育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要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扬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集体性、健身娱乐性等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时代经济文化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只有加速民族文化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自身的主体地位。民族文化信息资料库的建立,在丰富馆藏、培养民族文化人才、保存民族文化财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对民族文化加以保存和传播,势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于加强民族社区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进步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传统的聚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讲授,宣传“以民为本”等优秀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民族地区节日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城乡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落后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能急功近利,节日旅游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而是要严格遵循生态旅游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开发,充分发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建立若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村,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同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昭通在云南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滇东北文化群是云南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云南省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省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蓝图中其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大理民俗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旅游是大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在阐述大理民俗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 ,进一步揭示了大理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白族文化的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了发展大理民俗旅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固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发展.民族的历史经验为当前认识现实事物、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文化只有具备民族形式,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我们民族历史遗产中台有大量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19.
惯习属于典型的学校文化场域中的一种性情系统,它的产生是多元的、复杂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该场域的行动人员的思维、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具有难以改变属性的特点,对学校文化场域的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惯习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对其内涵进行学理性审思,认为在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中,惯习重塑有利于学校共同愿景形成、制度文化建设、主动权的掌控以及资源重新分配。明确办学理念,全员参与惯习重塑;找准定位,深化惯习特色;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惯习重塑赢在起点;深挖掘民族元素,传承民族惯习;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在实践中重塑惯习等路径是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非常必要。云南省高等艺术院校是云南民族艺术研究、创作、展演的中心.艺术教育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提供艺术人才保障。合理配置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等是发展艺术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