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教育过程的一种现象,有效的家访有助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成长的诸多信息(如特长、爱好、家庭情况、家庭周边环境等)并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教学和管理计划,以及调整和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减少教育的失误,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家访也有助于优化学生学习的家庭环境,改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态度、方法.另外我们知道家长从孩子出生就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最了解他们的孩子的个性特点,成长过程,以及哪种方法对教育孩子最有效.  相似文献   

3.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4.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家长与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确保学生稳定、健康、全面地发展。家访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这点,我也是在真正到学生家里之后才深深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5.
钟宝 《中国教师》2008,(14):42-43
<正>家访是教师进行家长工作,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之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一种主要的、经常采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增进师生情谊,沟通学校、教师、家庭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扫除学生因家庭  相似文献   

6.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家访应注意3个问题,一是选择恰当的家访时间,师生矛盾激化、学生家庭关系紧张时不宜家访;二是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都在场,避开学生的家访往往引起学生的警觉和猜疑;三是家访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材料储备工作,防止无的放矢的空谈.在此基础上完成5项任务:①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②如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③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④征求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意见;⑤共商教育  相似文献   

8.
苗夏梅 《班主任》2007,(4):28-28
家访,作为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和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可以融洽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便于了解家长的心声及其对学校、教师的真实意见;也可以及时把学生的发展状况告诉家长,为家长释疑解惑;更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校坚持在登门家访制度的前提下,针对广大学生家长的工作特点和家访中所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家校互动新机制的探索。我们发现如下问题:一是家庭地址偏远难找或经常搬迁,导致家访失败。二是由于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教师上门使家长比较尴尬,不受欢迎。三是家长多为个体经商,早出晚归,上门家访常无家长接待,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他们有着各自的理想和梦幻,也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家访,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重要纽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探讨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陆祖卫 《课外阅读》2010,(11):31-31,204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家庭进行深度调查的一种访谈,它是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形成共识,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的有效方式。家访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的家访,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现代化通讯手段的迅速普及,不少人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费时、费力,觉得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学生家庭居住零散,家长又为生活而奔波,给教师的家访增加了难度,造成了家访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大家访"活动开展以来,岚皋县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积极为困难学生解民忧、办实事,促进了家校近距离联系,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该县教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一是制定了"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活动要求.二是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行家访;教师分片或包村进走入学生家庭、田间地头,与家长直面探讨交流,了解掌握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和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但要取得家访的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家访的计划班主任对学生的家访应列入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中,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确定家访的时间。比如农村的学生就应避开农忙季节,城市学生避开上班时间。另外,对学生的家庭要有大致的了解。如家长的文化修养、年龄、家庭的经济状况,以便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家长交谈。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参与者有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学生家长是这个工程中表现最为活跃的社会因素,他们有很强的参与意识,这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当把这种资源挖掘出来并加以利用。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家访,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家访的主体是教师,出发点是学生,对象是家长,教师处在这二者之间,可以说,在家访工作中,教师扮演着二传手的角色。首先,传信息。要把学校和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信息收集起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与家庭之间构建起交流的桥梁,有利于学校和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班主任工作☆其次,传情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不够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变化了解不多,通过家访增进学校和家庭的理解信任,可以在彼此的心中架起感情的桥梁。第三,传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品德的关爱,对生活的关心,对学习的关注,在家访的过程中会得以充分反映。学生会感受到爱的温暖,家长会感受到爱的博大。第四,家访要到位、要及时。学生有变化,要及时传给家长,家长有建议,要及时传给学校。作为教师,对学生在校的表现状况要客观公正地传给家长,而作为家长也应如实地反映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家访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如今,随着科技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相互沟通的桥梁——家访,则逐渐被遗忘。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教师适时家访,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以便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更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以清楚孩子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和教师配合,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期,请关注家访。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35岁以上的人恐怕多数会清楚地记得当年班主任家访的情形。事实证明,家访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校访出现了。它既是家访的辅助手段,又和家访相辅相成,成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新方式。家访是教师为了促进家校信息交流,主动到学生的家中和其父母联系有关事宜的一种沟通方式。校访则是家长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主动和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孩子发展的一种新的家庭和学校…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利用家访,寻求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建立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是保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现代教育倡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的影响、家庭所提供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和意志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呢?利用家访,教师积极寻求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方法,建立一种和谐、有效的沟通关系,是保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校、家庭的联系,多角度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会更加有利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不断的家访工作,尽快掌握与家长的相处、交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社会取得联系的桥梁,家访则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形式。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反映学生在校内的情况,双方能一起研究教育方法。但是,教师面对的每个学生家庭各有自己的特性,如何使家访取得预期的效果,还须注意家访的技巧。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一、把握家访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走马上任,需对全班同学做一般性的了解,这时的家访极受家长欢迎,因为他们也藉此机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班主任,光知道每个学生在校的表现还不行,应该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从课堂到家庭,从学生的表面到内心世界,多方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找到一把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在家访前,我把班上学生按学习及表现分成几类。家访时,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提出今后的具体要求和希望,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这样使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督促学生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20.
有经验的班主任既重视接新班时的全面家访,更重视有针对性的个别家访.因为家访能够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家长对他们的教育情况;能够及时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教育措施,求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适时的家访还能够密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促进感情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