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武术教育具有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可是,近些年来小学武术教育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下滑现象,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许多学校将武术教学从体育课中删除,已严重制约了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并极不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章试图通过设计一套小学武术分级教学模式,以解决小学武术教育存在的武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进而达到小学武术教育既增强学生体质,叉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181所普通小学的武术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小学的开展很不乐观。学校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教学内容,反而削减武术课程以增加跆拳道等其他武技项目。现阶段搞好小学武术教学需要从政府宣传、教师的培训、学生的引导和小学武术教学自身的改革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辽宁省33所中学的抽样调查,全面了解目前辽宁省中学武术教学情况、武术教学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以及体育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提出补充具有武术专长的中学体育师资,淡化应试教育对中学武术教学的影响,激发中学生对传统武术的兴趣,加大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等建议,为辽宁省中学武术运动教育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小学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我国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小学武术教育应当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定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重新构建当下小学武术教育理念的设想,即:(1)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2)融入"快乐体育"的理念,(3)推行"通过段位制普及武术"的理念,(4)树立"强化武术文化教育"的理念。通过探索性的研究,力图能够引发学校武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从而推动我国当下小学武术教育失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课能够锻炼学生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中所涉及到的武术课程更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详细论述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探析教学模式创新,以期为小学武术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武术在传承途径中,学校是中华武术传承的重要阵地,而小学又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闵行区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找寻教学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高校教育传承价值在于:实现武术教育的文化回归,夯实社会基础;唤起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自觉,提高民族文化主体性;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文章最后探讨了其价值实现的途径,以期为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岭南武术和中原武术从文化学角度做一辩证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共性和区别,以更好地理解岭南武术和中州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为岭南武术和中州武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武术教学融合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非遗”知识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不了解“非遗”保护的目的意义;传承范围窄,仅局限在武术系;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鲜有与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协会、俱乐部等学生团体;在传承过程中重技术传习,轻文化传承。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广州体院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生活,同时为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小学在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中存在目的意义不够明确、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设施紧缺、小学武术教师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桂华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09-211,180
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武术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整体形势不容乐观,这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不足,武术师资匮乏,学生对武术认识上的偏差,武术教学内容不合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魂宝,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新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对沧州高级中学这一特定个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沧州市中学武术教学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已开设了武术课程的学校,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分别存在着教材系统性较差、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方法单一等问题,以及学生及社会对武术运动及武术教学的认识有失偏颇。为了使武术这一民族传统项目在中学体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文章针对沧州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作调查分析,对武术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找出根源,提出对策,为推进沧州市高级中学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日照市中、小学武术课程开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武术在日照市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武术课硬件设施不全,领导重视不足,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学方法及教材落后,重竞技轻理论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认为在中小学实行学生武术段位制,可以更好的推动武术在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项目武术也成为中学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为了解宝鸡市中学的武术开展情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宝鸡市七所中学的体育师资、教学设施、学校师生对开展武术项目的重视度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对武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和家长认识不足,师资缺乏,课时少,竞赛少,缺乏有效地宣传组织武术活动方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对武术师资的培训和加强武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武术教学在中学得到更好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向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2005年——2010年有关中小学学校武术教育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研究结果发现:外来文化、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师资、教材、教法等是造成武术被中小学冷落的一般原因,武术普及推广目的不明确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晋中市榆次区形意拳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出其解决对策,以使得形意拳在晋中市榆次区进一步得到推广,进而要更广阔的范围内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中学开展传统武术的状况,弘扬地方传统武术文化。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传统武术的发展情况及13所中学对传统武术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发现鄂豫皖苏区首府传统武术发展较早,内容丰富多样,但现阶段有69.3%的中学没有开展传统武术课程,76.9%中学缺乏传统武术师资,揭示了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中学对开展传统武术不容乐观,存在着不足。此文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中学在今后更好的发扬传统武术提供参考,为中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之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的现状做了分析和综述,展示了武术教学研究比较前沿的结论和成果,研究发现: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论文很多,从多角度论证了武术教学的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多停留于文字阶段,没有体现于实践教学中,对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和提高武术教学意识研究欠缺。  相似文献   

19.
桂西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体育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桂西三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术专业师资少、理论技术水平不高;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更新缓慢;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科学手段;场馆、器材缺乏、武术氛围匮乏等。针对桂西三所普通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对策,旨在为桂西高校更好地开展武术运动,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水平、弘扬民族精神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