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台 《今传媒》2015,(1):113-114
在产业化发展中,电视节目为提高利润,片面追求高收视率、高市场份额,造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屡禁不止。但《最强大脑》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它在时下火热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之外开辟了一档以展示科学与脑力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给荧屏前的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可圈可点的背后,给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带来了许多思考。文章试图从电视节目营销、制作、内容三方面阐述《最强大脑》的成功之处,给时下真人秀节目的创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侯云杰 《视听》2016,(6):36-37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秀恩爱的热潮,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一夜间风靡开来。夫妻档的组合形式不但能成就夫妻双方事业的共赢,也能极大地满足粉丝的胃口。但是在真人秀中对明星隐私的过度曝光和节目效果的夸张宣传,也会适得其反。本文通过分析时下荧屏上热映的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来解析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3.
浙江卫视大型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的火热,在中国再掀起一阵明星真人秀的热潮.真人秀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可谓百花齐放.其中,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轨迹.本文将从《跑男》的火热,探析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元素、可能遭遇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彦会 《新闻世界》2013,(12):36-37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新一轮的形态各异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在各大荧屏之上。《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是2013年两档明星真人秀跳水类节目,在延续"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元素,"身体消费"现象一时成为荧屏上的热议话题。本文对消费文化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消费"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小敏  罗琦 《今传媒》2014,(12):83-85
当今全国各大省级卫视娱乐类节目"烽烟四起"之时,已经不再仅仅是荧屏上几个少男少女的蹦蹦跳跳,尤其是当今真人秀类娱乐节目的遍地开花,而成为持续的民族娱乐秀狂欢,那么在当今新媒体、娱乐化时代复杂交织、各种传播手段相融合的"大媒体"、"全媒体"、"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看待时下火热的娱乐真人秀节目就成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审美角度出发,阐述该怎样去面对当今的电视娱乐秀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发展迅速,电视台的娱乐节目由以前的综艺节目转变为今天的真人秀节目。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大致可以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和情感类真人秀等几大类,这类节目满足了人们参与的需求,迎合了观众的心理,收视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真人秀节目还不成熟,这类节目也引发了不少道德争议,下面就对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探析。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兴起原因真人秀节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兴起并占据电视荧屏,创造高的收视率,是有一定原因的。  相似文献   

7.
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才艺类真人秀节目开始,到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婚恋约会真人秀节目,再到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十几年来,真人秀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也始终是各电视台的宠儿和收视法宝.2014年起,以《花样爷爷》为代表的明星旅游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俏荧屏,再次创下可观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真人秀节目进入中国已有10多年了,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各种真人秀节目多为观众所诟病,而异军突起的《中国达人秀》打破了荧屏的宁静,独秀一枝,这档引自海外的真人秀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一现象也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达人秀》和《英国达人秀》的对比探究其成功移植与本土化改造的内容与方式,解析中国式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广电总局开班培训真人秀各卫视高层及总导演听讲继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后,8月25日,总局再度举办真人秀节目培训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发言中重申,真人秀节目要摒弃讲排场、拼明星的错误做法,吸纳更多各行各业基层群众参与。据《中国广播影视》杂志报道,8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了真人秀节目培训班,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再度对真人秀的管理发言。记者随后向各卫视了解情况,证实  相似文献   

10.
蔡楚泓 《新闻知识》2012,(2):94-95,98
《职来职往》是中国教育电视台1频道和江苏卫视携手打造的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其初登荧屏便脱颖而出,赢得了观众与企业的青睐。本文从节目形态切入,通过解读该节目的概况、定位、形式和内容,对国内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形态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林杉 《东南传播》2016,(2):111-113
近年来,在娱乐化趋势越来越强烈的电视节目热潮中,真人秀无论是从节目的数量还是观众的收视情况来看,无疑已经成为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主流。真人秀节目的火热也给植入式广告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植入式广告已不再是老套的硬性植入、形式单一,而是已经作为一种"角色"融入节目中。本文试图从近期热播的真人秀节目入手,分析植入式广告在真人秀中的角色设置,为今后真人秀节目中的广告植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真人秀节目的井喷式发展,多种形态的真人秀节目抢滩电视荧屏,明星旅行真人秀节目以全景外拍摄的新鲜视角、个性碰撞和情感冲突的丰富看点,在真人秀的博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扎堆而来的发展态势不仅加剧了节目竞争的白热化,也显现出不少问题,鉴于旅行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理论实践经验,本文以东方卫视《花样姐姐》为例,剖析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我国明星旅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斯橙  李翔 《今传媒》2016,(9):108-109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作数量呈现井喷态势,但是真正引发观众热议的节目却寥寥无几。电视真人秀节目要想成为荧屏爆款,获得观众与市场的认可,除了新颖的形态与别致的内容之外,其蕴含的价值观念才是支撑节目深入人心的重要砝码。本文以近年来流行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价值观念的建构方式与特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外的真人秀节目模式逐渐被移植到我国电视荧屏,广受追捧。《舞林争霸》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以舞蹈为主题的平民真人秀节目,其在创新方面的举措可圈可点。通过以东方卫视《舞林争霸》为例,分析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的现状、移植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特色,探讨从国外引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移植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辛敏 《东南传播》2014,(10):96-97
去年入秋以来,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火透荧屏,今夏的爸爸热再度来袭。湖南卫视将其从韩国引进,可以说是将其复制来的,但在中国吹出了一股炫彩之风。熊爸萌娃的亲子互动真实、生动、有趣,新鲜的节目类型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掀起了收视狂潮。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儿》为荧屏涂抹的亮色,以及它给受众带来的对于第二季的期待,无疑体现着它的成功。然而该节目的成功蕴含着其复制之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真人秀节目在各大荧屏热播,我国原创真人秀越来越多的进入观众视野且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与评价。我国真人秀节目在当下的传媒产业环境中,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李翔 《现代视听》2012,(2):68-71
2011年哪些真人秀节目占据了省级卫视的电视荧屏?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播出形式、内容研发、立意诉求等方面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翔 《今传媒》2014,(5):52-54
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中国电视荧屏的重要节目类型已是不争的事实,制作与播出优质的电视真人秀成为各个电视媒体吸引受众、扩大影响、构建品牌的重要策略,而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也不断在网络上制造话题,力图借助于网络媒体继续扩展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与评论2013年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创新与价值构建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陶睿 《传媒观察》2013,(4):10-11
现如今,电视荧屏上综艺节目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家卫视都在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上大下苦功.以求能在僧多粥少的传媒市场上分得一杯羹。然而,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如何能在其中力压群芳,脱颖而出?本文就以最近火热的竞技音乐真人秀——《我是歌手》为例,探求综艺类节目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