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10.0,对50 余节体育课观察记录资料和61 名教育专家、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构 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和课堂环境 三大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含若干子维度,其中学生行为维度包含运动参与、目标达成和动态因素三个子维度;教师行为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呈现、 教学管理、组织调控、语言提示、评价反馈、指导帮助、课堂关注和动态因素9 个子维度;而在课堂环境维度中则包含场地器材、课堂安全、师生互动、 课堂气氛、人文环境和动态因素6 个子维度。同时,这三个维度中都包含了“动态因素”这一子维度,而且其内容不固定,充分说明了体育课堂教学具 有及时性和动态性,即课堂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空间模型,从体育教师知识学习意义构建的内化、转化、外化、习俗化4个维度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教师角色定位的启示,全面深入的了解体育教师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中与学生双向“学习共同体”中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体育教师角色定位:成为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抛锚者”、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提携者”、成为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关注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对话者”、开发教师的“动态评价体系”等建议,为我国体育教师社会建构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了解其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运用经典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18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通过NVivo12.0软件进行整理与编码,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影响下,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由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职业认知、保障条件、学校管理、学校环境、外部环境7个类属构成。其中,人际关系、职业认知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内在驱动因素;个体特征具有内在不可控性,具有中介变量的特征;保障条件、学校管理、学校环境、外部环境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外部驱力因素。最后,从模型的核心类属方面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弘  鞠海涛 《精武》2012,(29):57-57,59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旨在科学地制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的基本维度,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如下: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30个。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一般功能,即:测定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构建了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并确定了体系指标的权重。主要的评估体系包括: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专家组评教指标体系;同行教师评教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指标模型、指标权重模型、指标均值模型与评价体系等4个维度构建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模型,以弥补以往对举重体能模型研究时,指标权重不清、且缺乏评价的不足。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现役运动员,包括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115人(国际健将29人、健将77人、一级运动员9人),同时,运动员专项涉及到举重运动的各个重量级别。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回归分析法。结论与建议1.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指标模型包括:肩宽、髂宽指数、克托莱、血睾酮、高抓、借力推、体前屈等7个指标。2.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权重模型表明,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情况,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5个省(市)参与课题研究的118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习评价中整体上存在轻微的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晕轮、首因、成见和类群4个维度.2)女性体育教师从众维度心理障碍更严重;本科学历教师在晕轮维度心理障碍更严重;9年以上教龄教师在晕轮、首因和成见3个维度的心理障碍较其它教龄教师要轻;正高职称教师在首因和类群2个维度的心理障碍更严重;小学体育教师在晕轮、首因、成见和类群4个维度的心理障碍更严重.3)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培训,对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一步提升专任体育教师的比例,以更好地减轻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学习评价中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了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对其角色扮演现状的自我评价。结果表明:师生普遍认为高校体育教师较好的扮演了教师的角色,其中"学生的榜样"这一角色的评价最高,"心理的治疗者"角色评价最低。除了"知识传授者"角色,学生的评价好于教师外,体育教师的自我评价均高于学生群体的评价,而且体育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制定了高校阳光体育投入水平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利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评价模型的18个观测指标,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学校投入、部门投入、教师投入和学生投入等4个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投入水平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所构建的4个维度18个观测指标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投入水平评价模型的各拟合优度指数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可作为研究工具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投入状况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随机从小学三年级中抽取12个班的594名学生(男313,女281)作为被试,采用“双盲测试”方法对小学生在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时是否存在性别偏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在根据同一教案评价假设的男女教师时,认为男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优于女体育教师。2)假设的教师的等级对学生评价体育教师时存在的性别偏见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男教师来说,学生在评价低等级女教师的各项指标时,倾向于较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There has been much criticism of how teachers are prepared to teac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s not been immune from this criticism. Despite numerou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content and focus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here is still a paucity of programme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he efficacy of thes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Metzler & Tjeerdsma, 1998). This paper reports on part of a yearlong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a 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 to prepare teachers. The focus of this aspect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what attracted graduate students to pursue a teaching career and what beliefs they held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is wa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and multiple data sources were gathered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data sources included interviews, analyses of the students' autobiographical statements, and observations of their teaching, critical incidents from their teaching and peer responses to critical incident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is cohort of graduate students, many embarking on a major career change, was more committed to teaching and their love for teaching children than coaching. While their own success and love of sport was a factor in their career choice, their experiences in helping young people engage in and enjoy physical activity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ir desire to gain a teaching credential. They believed their role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was to be a physically active role model and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self-esteem, especially those sometimes marginaliz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and to plan and teach lessons that would motivate al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This work is grounded in the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literature and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we know about how to maximize the impact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especially when students' beliefs may not be aligned with those of the programme.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挑战之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体育教师应对挑战的策略,认为体育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已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新整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观念更新缓慢,缺乏对创新教育理念系统的认识和学习;课程设置没有突破性进展,缺乏对体育创新性教学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的系统研究;教学形式和内容陈旧,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未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体育创新教育的教学评价制度和体系还没有建立。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师的良好形象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学生情绪息息相关。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怎样树立良好体育教师形象,树立什么样的体育教师良好形象,以及对学生情绪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着手进行论述,凸现体育教师形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尚停留在经验定性描述的阶段,因而难以准确评价其质量,也就难以正确指导教学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法”,可以对体育课评价有关各因素的“权重”加以准确量化与科学分析,达到对体育教学过程宏观调控与微观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对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有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观念,明确素质教育对教师自身素质所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以适应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体育教师,在其培养过程中如何深化素质教育,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是摆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实践课如何适应学校体育发展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就加强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新形势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顾芬华 《体育科研》2002,23(4):42-44
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后 ,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体育科技》2006,27(3):77-79
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突出的问题有:体育教育观念、体育课程结构、体育教学训练化、体育效果个体评价、体育教师队伍等方面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理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适应。指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从拓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综合加以理顺,努力使高校体育教育进入持续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研究认为,排球普修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是贯彻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免费教育政策的客观要求;是落实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题中之意;是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全面发展人的必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认知差异影响、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影响和目标取向的评价体系影响。最后以此为基点,从理念、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