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意义]基于智慧文旅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创新将促进图书馆智慧转型和创新发展,促进图书馆阅读推广事业的发展。[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文旅融合阅读推广的研究现状和问题,尝试构建基于主体、客体、推广资源、推广媒介的图书馆新型阅读推广模式——基于智慧文旅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SCTLRP)。[结果 /结论 ]基于智慧文旅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首先需要搭建基于智慧文旅的数据收集、处理、传输与应用平台,其次要解决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推进智慧文旅资源组织、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推广与反馈评价。针对上述问题探讨基于智慧文旅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实施策略,以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文旅融合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叙事服务的耦合逻辑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基于提升文化旅游主体的文化解读能力和文化体验的参与程度以及增强文化旅游客体的生产创造力和吸引感染力方面,从人本维度、空间维度、媒介维度切入,探索馆藏文献数字叙事服务文旅融合的可行策略,以为打造科技赋能和文化传承的新型文化旅游空间、满足旅游者文化体验需求、实现游客文化身份认同目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4.
侨批档案作为文化文物单位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创意源泉,从中挖掘和培育优质IP是侨批档案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核心价值、精准定位和侨批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侨批档案文化创意优质IP的核心要素构成,并据此从持续挖掘经典内容、构建侨批IP文创全球化视野、适应优质IP的市场化与社会化要求方面提出了推进侨批档案文化创意优质IP培育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案例研究,针对公共图书馆文创开发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借鉴新文创的IP理念,分析总结了文旅融合中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IP构建模式,提出了故事化模式、数字化模式、场景化模式、人格化模式、系统化模式5个模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文旅融合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促进两者融合乃至深度融合的时代使命。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将不可避免地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相关的阅读推广服务。文章主要从广州图书馆开展的文旅融合阅读推广活动出发,提出4项发展路径,包括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秉持开放合作机制,开展相应对象活动,以期能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旅融合服务提供裨益,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本文从系统分析陕西省图书馆“智能文化云地标”建设的时代与技术背景入手,从服务路径与主要特点、相关项目陕西实践的主要进程、新技术应用及其体制机制保障的未来设想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智能文化云地标”建设的创新实践,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效介入文旅融合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12.
公共图书馆在文旅深度融合的环境下,如何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做到以文养旅,以旅兴文,这势必成为公共图书馆今后发展的思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民宿"模式的时代价值,并以桐庐县图书馆与民宿合作为例,论述了该模式在建设过程中,运营模式、实施成效以及存在问题,并从"统一规范管理、开展阅读活动、挖掘地方文化底蕴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4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提供可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沉浸式数字叙事是融合沉浸式叙事与数字叙事的新兴叙事形态,目前已在数字人文项目中得到应用。本研究对沉浸式数字叙事进行全面调研,旨在为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提供参考。调查总结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发现当前沉浸式数字叙事的应用场景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实现路径综合采用了多种叙事主体组织形态、叙事策略和技术手段。基于调查结果,建议沉浸式数字叙事实践可向平台化、多技术栈、多模态方向发展。最后,以“闽台缘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例,提出一种实用的沉浸式数字叙事项目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数字人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学者们主要关注作为一种方法论实践的数字人文,而对数字人文自身的理论建设较为漠视;缺乏理论内核的数字人文呈现一种数据库建设多于学科研究、论辩多于创新的现象,表面上轰轰烈烈,却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本文呼吁重视数字人文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从人文的内涵出发,指出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的延伸和发展,是多门学科共同构成的一个新领域,其对人文的作用已经超越了工具或方法的使用,丰富了人文科学的内涵,是一种质的变革;辨析了与数字人文相关的人文学科、人文科学和人文主义等概念,基于麦卡蒂的方法论共同体与卡拉托斯的科学哲学理论构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理论框架,其由数字人文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具体工作内容与研究领域构成。图1。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5.
16.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项目和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共同举办的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对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的概念、内容与实践进行了全景式扫描,集中对数字技术与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融合的"历史学与史料的深度挖掘""语言文学与文本处理、知识探索""人文艺术与数据可视化呈现"等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四个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可具体实践的方面:分类汇总整理并展示来自全球的数字人文数据库、工具软件或平台;开展数字人文数据集建设;新增数字人文咨询;成立数字人文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以"互动与共生:数字人文与史学研究"为主题,围绕"数字史学与量化史学""数字工具GIS与史学研究""史料与历史文献数字整理"和"史学研究数字环境与网络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对高校图书馆实践数字人文提出了一些新主张和新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文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图书馆界方兴未艾的“智慧图书馆”研究,从定义出发,指出相关研究者在下定义时存在技术至上的不良倾向,从图书馆史和传统图书馆学角度重审智慧与图书馆的关系,进而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重审智慧图书馆应有的人文内涵,最后总结出人文视角下“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及公式。 相似文献
19.
数字人文:图书馆实践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可实践的一个新方向。正确认识数字人文的内涵、面临的障碍与认知误区等是实践的基础,文章在梳理数字人文的内涵、外延的同时,提出图书馆可以在"数字人文专题信息服务""数字人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跨学科桥梁建设""数字人文项目孵化器建设"等方面展开实践。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该馆在打造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交流平台和孵化北京大学数字人文项目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据化与计算科学的演进,数字人文正深刻影响包括档案学在内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面对数字人文的深入影响,许多研究者对数字人文的热潮提出了审慎的思考和质疑。本文以数字人文发展历程为线索,对质疑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档案学科的研究特性,对这些质疑进行了回应与反思,从必要性、可行性与合理性三个角度论证了数字人文在档案学科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