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过分看重数量的增长、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形成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2.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经济根源。3.整个社会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标准和现有官员的考核体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制度原因。消除制约因素,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2.建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3.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类,即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陈红 《大学时代》2006,(10):23-24
高投资、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方式经济增长给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福利损失,构成了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的。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落脚点;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必须坚持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是今后经济建设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联系紧密的几个基本关系: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观念、衡量标准与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兴国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精神文明建设等作了初步分析,从全景角度展示了落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方针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揭示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给我国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后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采取措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1)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①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②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外延增长(即粗放增长)和内涵增长(即集约增长)。(2)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①经济增长方式提出的缘起。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③外延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性的理论分析。④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现实。a.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拉动。b.消费占GDP比例下降,经济结构更为失衡。c.出口拉动面临挑战。d.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低下,金融、物流、营销等高增值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济增长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没有改变。f.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民生日艰的现象。(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症结何在?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于转变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失衡。②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又在哪里?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③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越来越向政府部门倾斜的一系列后果。④为什么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会越来越向政府部分倾斜?⑤关于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低下,金融、物流、营销等高增值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实现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增长的真正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引出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的概念及其历史由来,剖析了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社会根源,为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一五”规划关注的一大主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且转变困难的原因,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严竣挑战,由资源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知识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知识、人力资源和高科技产业,因此,我国要尽快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雉进科技进步,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智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我们国家“十一五”时期必须解决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因素、体制因素的制约,只有明确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今后经济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有科学的规定和规范性的提法,对粗放型增长方式要有正确的估价。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关键,以科技教育为根本。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经济增长方式也呈现出经济增长结构、要素的贡献率与增长率以及增长方式类型等的非对称性特点.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这种非对称性,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的发展极作用,改善信息中的非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以减少经济增长方式类型的非对称性,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转型,也就实现了新的平衡或均衡,即对称.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内在联系,推进知识经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统一的过程。我国应积极发展知识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特征,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动生产要素适时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素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采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不能划等号,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发展的状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着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进而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决定着发展阶段的依次更替;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并由此影响到收入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发展、贫困现象的消失以及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着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大小,从而影响着人类发展经济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它所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紧密相关,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它不能取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为改革的绩效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得到反映。在我国,“两个转变”要求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和经济生活中现存矛盾决定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转变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企业改革,优化企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改步伐,加强企业管理和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综述杨利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我国未来15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关键。为了加强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的了解,本文将我国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一、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科学内涵"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反映着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通常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类型。前者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主要通过要素(诸如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增加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后者以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主,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使用效率,即提高资本产出比率来加速经济增长。由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称速度效益型方式,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称效益速度型方式。两种类型的增长方式都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其实现途径却不同。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GNP)以平均每年9.5%的速度增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为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个准确的判断,这里以GR表示经济增长率,KR表示要素投入增长率,IR表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因而则有GR=KR+IR。当KR>IR时,经济增长方式为粗放型。反之,IR>KR时,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仍未摆脱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综合要素提高非常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正由于这种粗放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是从理论上探讨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具体内涵;二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分析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三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难以成功转变的事实.剖析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或途径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