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活动与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热情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市场消费能力,特别是以休闲健身为目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最好。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女性休闲体育消费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消费心理、行为、意识等进行分析。针对该地区女性休闲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现状,指出:优先发展娱乐性、参与性强,活动范围小,易开展且花费少的活动项目;重点开发中低档体育消费市场;刺激体育旅游消费等。  相似文献   

3.
栗燕梅 《体育科研》2012,33(3):70-7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阐述了岭南地区休闲体育教育的意义、需求以及现状,分析了岭南地区休闲体育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岭南地区休闲体育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具有促进对外开放、加强民族团结、扩大就业、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增进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温州地区金融系统职工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职工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旨在向现代人倡导一种健康、科学、文明的休闲体育生活方式,以促进小康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为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及为我国休闲体育、休闲产业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深度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体育休闲旅游资源。西部民族地区在体育休闲旅游业开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观念、产业化以及人才缺乏等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进行深度开发,必须树立休闲文化观念,走科学化、实体化、市场化、规模化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走区域合作道路,推出一批黄金体育休闲旅游产品,并加强人才培养,满足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区。西部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体育资源等资源为西部民族地区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提供了厚实的基础。文中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经济、政策、法律以及体育休闲旅游项目等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西部民族地区开展体育休闲旅游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西部是多民族汇聚分布的地区,西部民族地区的体育休闲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在休闲旅游时的节会文化创造了旅游文化的繁荣,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成为21世纪旅游消费的新取向,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开发符合我国西部发展特色产业的强烈愿望。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研究我国西部体育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其发展走向提供了可参考的思维取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豫北地区18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方式、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等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但体育消费能力较低,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武陵地区中学生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武陵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内容、动机、体育消费状况、体育师资及场地设施等方面着手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提高民族素质,推动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西部地区(尤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青少年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对豫东南地区周口、驻马店两市三所大学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消费价值取向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豫东南地区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意向明确,消费结构单一。经济条件、体育兴趣爱好等是影响豫东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各个地区都存在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需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位一体”融合休闲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全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以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发展,打造良好的粤西地区体育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法等对苏州工业园区外籍人士的休闲体育消费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有效促进国内休闲体育经济发展,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休闲体育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苏州有体育消费习惯的外籍人士以35-50岁的男性居多,主要动机是愉悦身心;运动频率、时间和消费水平均高于本地市民;消费人数较多的运动项目是网球;影响外籍人士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场地设施的开发与建设程度。据此建议,依托苏州环太湖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休闲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改善交通环境,完善休闲体育配套设施,加强休闲体育信息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促进鲁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鲁西南地区城镇居民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观念等,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发展鲁西南地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年休闲消费状况、参与体育休闲的频度、进行体育休闲的场所、体育休闲态度和动机等方面对河南省居民体育休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体育休闲市场发展状况探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发展河南省体育休闲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客观的评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体育消费质量,对于全面规范休闲体育消费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特尔斐法等,经过三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不断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检验。最终确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休闲体育消费质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休闲体育消费主、客体质量指标、休闲体育服务消费质量指标和休闲体育环境消费质量指标,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设置合理,操作性强。(2)该指标已在粤港澳大湾区个案城市调查中应用,适合客观评价休闲体育消费质量,指标数据化。(3)对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完善消费权益保护机制,规范消费市场服务,也为政府和休闲体育主管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民族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对民族休闲体育的功能、教育价值以及高校民族休闲体育教育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民族休闲体育具有强身健体与愉悦身心的健身娱乐功能、丰富生活的文化功能、融洽和睦的社会功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功能以及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以树立全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开设民族休闲体育特色课程、重点培养民族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带动民族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对策,促进民族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汕尾地区不同年龄的老年女性在体育生活方式上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预期结果为汕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关体育部门开展和指导不同年龄的老年女性体育生活方式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老年女性体育动机呈现多元化需求,多数的老年女性喜欢与朋友一起在公园广场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半以上的老年女性达到体育人口标准;参加体育活动内容广泛,休闲体育少;体育消费层次较低,多数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效益。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家居活动、天气变化、政府的体育服务不足、身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情况。只有51-55岁和80岁以上的汕尾地区老年女性体育生活方式差异性较大,其他年龄段的差异性不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使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薄,东、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程度相去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豫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认为,增进身心健康是豫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豫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并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经济条件、落后的高校体育教育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