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业界对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认识经历了技术中心、内容中心和读者中心3个阶段。技术中心论关注技术引起的传统出版编印发等业务环节以及读者阅读概念的整体重构;内容中心论使出版业回归内容主题,从强调技术体系的自我构建,转为多主体产业发展链,为开放式发展出版业打开了大门;以读者为中心,利用数字技术来开发和利用内容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读者群及出版市场,满足读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及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理念。基于读者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理念,才是更好地发挥技术、内容资源的效能,进一步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小三 《新闻世界》2012,(8):234-235
随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传统出版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数字出版终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出版业,独占出版市场。特别是在当代消费社会,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对传统出版物的需求仍然存在。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视角下,传统图书出版业如果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就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3.
出版文化产业具有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双重价值属性.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字阅读的浪潮,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读者从核心内容、关系网络、品牌价值三方面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的生产、消费过程,实现数字出版中出版方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互动.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读者全面参与数字出版经济层面与文化层面的价值转化,在生产与消费领域都重塑数字出版双重价值,推动了数字出版物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推动了出版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评价的统一,推动了出版行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思想导向.要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培育以读者为中心的责任意识,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主题出版的内生发展过程,在选题策划、图书装帧、内容选择、载体创新等环节上提升实效、打造精品;制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出版评价标准,以人民满意度为衡量尺度,规范制度保障并建立民主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数字出版的读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东亮 《出版科学》2011,19(1):22-25
读者与技术、内容共同构成数字出版产业的三大要素。技术催生数字出版产业,内容明确数字出版产业实质和盈利模式,读者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壮大,最后强调要形成数字出版读者观。  相似文献   

6.
图书出版应"以读者为中心",已经成为出版界的共识,今日再提,似有老生常谈之嫌,然而数年来每每念及我的编辑工作,总是深深体会到这几个字的重要性,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确是要花费一番工夫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正成为出版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但大多数出版企业对怎样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没有明晰的思路。本文从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发展模式、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主要任务、数字出版中心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阐述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中心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分析"以读者为中心"出版理念产生的背景,肯定满足读者需求对繁荣图书市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提出在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基础上,本着服务、引导、提高的宗旨满足读者健康的阅读需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各种培训班及电脑方面的资料也大批出版,为解决读者在较短时间内看到新出版的电脑图书资料,天津图书馆大胆尝试,与天津良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今日电脑资料中心",由于该公司专业性强、选书水平高、经营周转快、收费方式灵活合理,这一特色阅览室的开办吸引了大批读者.  相似文献   

10.
标准·规范·专业·完善江苏省数字档案中心是省档案局直属机构,前身是江苏省档案科学研究所。2009年2月,省档案用品服务中心撤销.其业务并入省数字档案中心。江苏省数字档案中心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档案干部队伍。作为江苏省唯一开展档案专业化服务的省级单位,  相似文献   

11.
12.
Abstract

The Reference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provides a research consultation service to undergraduates enrolled in the mandatory introductory writing course. The Research Center is staffed by graduate students trained in providing reference assistance. Librarians in the Reference Department administered a patron satisfaction survey to 415 student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earch Center. The survey addressed patron response to the research tutors, services offered,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Responses are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Students used the Research Center most often on Mondays and between weeks 7 and 13 of the semester.  相似文献   

13.
14.
电子文件中心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中心根据其目的、功能的不同,分为半现行电子文件中心和现行电子文件中心两个类别。半现行电子文件中心是为处于半现行阶段的电子文件而专门建立的文件管理、利用中心。基于网络平台的现行电子文件中心,是政务工作的附属和延伸,其实质是网上的“现行文件阅览室”。两者的实践背景、理论基础、现实功能、管理对象、工作重心、存在形式及其管理主体等均有较大差异。现行电子文件中心不能替代分散式或集中式的电子文件管理机构。档案馆以现行电子文件中心的形式采集并公布政府机关的现行文件,除非获得授权,否则缺乏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17.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8.
Every college or university has resources on career development available somewhere, and frequently in more than one place. Too often, however, students do not know where those resources are located. Even more often, once they have found the resources, students do not know how to use them effectively in either career planning or the job search. The Career Center Library (CCL) at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has proved to be an innovativ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Located in the Career Center, one block from the University's main library, the CCL is considered to be a satellite of the ISU Libraries system. The Career Center librarian is a member of the library faculty who has been funded by and assigned to the Student Services Di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to provide both reference an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services for the Division. Support is available through ISU Libraries and therefore,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enhanced. CCL resources are easily accessible through ISU Libraries' online catalog. This chapter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Center Library at ISU and will illustrate special developments which arose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现代图书馆活动中心形成原因和转移依据的分析,试图揭示图书馆活动中心转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迅速崛起,成为近代中国的航运、经贸和金融中心,百余年间历久不衰,扬名中外。追溯其发展轨迹,量大面广的口岸贸易与金融业之间互为促进的双向关系,引人注目。上海开埠后不久,便取代广州,跃居近代中国内外贸易第一大港。口岸贸易的繁盛,刺激了商业的兴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埠际贸易的开展,则离不开金融业在资金融通方面提供的便利。清中叶上海港沙船货运贸易的活跃,便是和上海钱庄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上海开埠后,受不断扩大的内外贸易的驱动,钱庄的经营业务渐被纳入进出口及埠际贸易资金融通渠道。钱庄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