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操龙升 《科教文汇》2011,(35):170-171
本文从句法歧义现象出发,揭示句法歧义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探索分析了各种各样的句法歧义现象,提出了能够顺利地加工句法歧义结构。  相似文献   

2.
张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61-161,36
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英语语言幽默的重要基础和首要特征。巧妙地利用歧义是产生幽默的常见手段。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交际等四个层面结合《老友记》加以阐明歧义如何产生幽默效果。对歧义幽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英语幽默,提高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慧 《科教文汇》2008,(30):245-246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通常可分为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语言性歧义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使用得当,歧义也能产生积极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晓萌  杨兆维 《内江科技》2011,32(12):46-46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可以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有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两种歧义现象的产生并在实例中具体探讨了如何避免无意歧义和如何巧妙运用有意歧义。  相似文献   

5.
王莹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69-270
一、引言 每种语言都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词和句子组成的.每一个词和句子最少含有一个意义,有些可能包括数种意义,这也是英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歧义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本文将丰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和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讨论这两种歧义造成的效果,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这样的分类,能显示出语言消极的一面和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无意歧义和蓄意歧义现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着重分析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歧义的产生,对于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语境歧义可能产生的三种类型来分析,即:语义信息补充过量造成歧义;语境信息不足造成歧义:语义信息错位造成歧义。  相似文献   

7.
赵宝福 《科教文汇》2008,(3):168-168
歧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探讨了结构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4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歧义现象,提出歧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歧义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余秀琴 《科教文汇》2008,(24):128-129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无论哪种语言都存在歧义现象。高职高专英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足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更看重语言的功能意义和社会交往意义。本文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作了分类和阐述,并建议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提醒广大学生注意歧义现象的存在,使英语歧义为交际所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篇将语义学中歧义和语言幽默效果结合起来的文章.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幽默,其次将歧义看作实现语言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之后从具体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三方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幽默是怎样通过歧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何婷 《科教文汇》2007,(9S):181-182
这是一篇将语义学中歧义和语言幽默效果结合起来的文章。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幽默,其次将歧义看作实现语言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之后从具体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三方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幽默是怎样通过歧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用歧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歧义,可以使人们的语言生动幽默,使人际关系变得愉悦和谐。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本文拟运用乔姆斯基的深、表层结构理论对英汉语言中句法歧义现象进行简要分析,找出产生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又重新论述了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飞 《大众科技》2004,(7):61-62
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语境歧义的形成又可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缺失语境制约而形成歧义,另一种是因语义补充、生成不当而形成歧义.  相似文献   

16.
崔竹朝 《科教文汇》2008,(33):244-245
歧义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主要有四种类型:语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境歧义。歧义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消除歧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具体的歧义句,可利用语音、语境以及改换词语或改变句式等方法进行消除。  相似文献   

17.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正确处理歧义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美能 《科教文汇》2009,(21):138-138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正确处理歧义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淑燕 《科教文汇》2007,(2X):45-46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又重新论述了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田胥青 《今日科苑》2007,(4):109-109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多种语言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四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作了分析探讨,有助于初学者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