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平台有待整合等问题,提出了"学生—教师—企业—高校—社会"五位一体教学耦合模型,通过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打造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开发创新创业特色课程、建设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理念,基于课程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立足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深入结合学生专业学科背景,创新建设理论与实践双向耦合的教学模式,在设计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挖掘与渗透课程思政,并借助多种丰富的教学方法,实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旅游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真正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落到实处,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新创业活动相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桥梁,有的放矢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不但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且能切实在旅游行业中实践创业,满足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建设一般型创新型创业课程、专业型创新创业课程和附属型创新创业课程,同时,还应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双创"背景下,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融合对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展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课程群整合—融合教学—教学产品—双创实践—第二课堂—专业教学"的闭环教学体系,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导师师资建设、完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融合式教学,提高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是高校双创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以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背景,结合当前高校双创教育课程现状,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科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展开讨论。结果认为,以科创竞赛主题为教学目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的先导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践证明,在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创业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学科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依托有效的课程载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从通识通修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类实验实践课程和第二课堂等六个维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剖析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内容、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高职动漫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昭通学院历史教育专业一直尝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构建教、学、研互动机制,探索教学改革工作机制、学生主体学习创新机制、教学团队教师成长促进机制、教师教学科研合作机制的模式,推动昭通学院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课程建设实践,以期能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中形成一些自己的特色,并切实促进历史专业课程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是为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准备的“共同教育”,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广阔视野、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在通识教育视野下建设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遵循以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以全体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与创新精神为教育目标、以渐进性原则为主要实施方式的原则.并从显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建设以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四个方面整体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是远程开放教育深入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本文以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构建了以专业教学与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要依托教学基本建设及运作机制创新,实施策略是:以专业特色为导向塑造实践教学优势、按精品要求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创新、以开放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标准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构建共享型实践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