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作为一个享誉全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被译成十多种语言,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国内翻译界对于老舍作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选取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即美国翻译家伊万·金(Evan King)的Rickshaw Boy和中国译者施晓菁的Camel Xiangzi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被用来对比剖析这两种英译版本。  相似文献   

2.
汉英翻译句式中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根据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选取了两个版本的译文进行对比赏析,这两个文本分别摘自于旅美华人翻译家施晓菁的Camel Xiangzi(本文简称施译)、美国翻译家Howard Glodblatt的Rickshaw Boy(本文简称Howard译),对其进行英汉对比分析,旨在解释英汉语言的不同语言现象和习惯。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以及其美国译者Evan King的英译本Rickshaw Boy,重点论述了在对名字翻译中的误译,或者所采取的的异化策略,分析阐述了名字误译背后折射出的各种权力因素,包括目标读者,赞助人,主流诗学以及文化的意识形态等。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传统定义中的纯文本之间的转换,而且受到与译者相关因素的牵制与操纵。本文结合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在历史语境中对老舍先生名作《骆驼祥子》一英译本Rickshaw Boy进行个案研究。宏观上考察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微观上分析文本的处理方法,最后得出本文结论,翻译是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英人贝登堡创办了Boy Scout这一儿童组织,并强调"非军事化"的发展原则。民国时期,Boy Scout在传入中国后不仅被译作"童子军",其发展也自始至终存在着"童"与"军"的悖论。指出这一悖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童子军训练本身的教育价值;对悖论何以产生的分析,又能进一步呈现童子军在中国的独特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引进"杂合"的概念,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对"林译小说"翻译策略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林纾在其小说翻译中采用的是"杂合"策略,这种"杂合"是表现在语言、文化、诗学各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杂合";是其多维适应当时"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维、译者维、诗学维、读者维、赞助者维和目的维的基础上,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我经常以Twins组合的这首经典英文儿歌"A For Apple B For Boy",帮助学生趣味性地学习英文字母,初步掌握简单的英语单词,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A For Apple B For Boy a,b,c,d,e,f,g sing a song of a,b,c  相似文献   

8.
[英语原文] Boy:Isn't the principal(校长)a dummy(傻瓜)? Girl:Do you know who I am ? Boy:No. Girl:I am the principal' s daughter. Boy:And do you know who I am? Girl:No. Boy:Thank goodness. [汉语翻译] 男孩儿:那个校长难道不是傻瓜吗? 女孩儿:你知道我是谁吗? 男孩儿:不知道. 女孩儿:我是校长的女儿. 男孩儿:你知道我是谁吗? 女孩儿:不知道. 男孩儿:谢天谢地.  相似文献   

9.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生态环境。毛泽东诗词语境丰富,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翻译毛泽东诗词要实现原语与译语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达到原语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译语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10.
开心英语     
Boy:Teacher,willyouscoldsomeoneifhedoesntdosome-thing.Teacher:Ofcoursenot.Boy:Great!Ididntdomyhomework.ACleverboy译文:聪明的男孩男孩:老师,如果某个学生没做某件事,你会责骂他吗?老师:当然不会。男孩:太好了!我没做作业。王嵩谚语点滴:1.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行动胜过语言。2.Romewasnotbuiltinaday.欲速则不达。1.thecityofice冰城2.thecityofwater水城3.thecityofstones石头城4.thecityofrivers河城5.thecityofflowers花城6.thecityofsea海城7.thecityofspring春城8.thecityofChangjiangRiver江城9.thecityoffog…  相似文献   

11.
周丽 《考试周刊》2015,(25):14-15
"三维"适应性转换是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原则。该观点倡导,译者要在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即包括原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交际语境、社会环境、作者、读者和委托人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做出适应性选择并给出整合适应度较高的译文。本文以该方法和原则为指导,以例证分析做途径,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层面分析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并试图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本。  相似文献   

12.
星人大头条     
徐维敏  王巍 《音乐世界》2007,(20):23-23
小煜在棒棒堂里,小煜充当了"毒舌"又"花心"的角色。其实这也"委屈"了小煜,因为这个男孩不只这些,他有自己的执着与热爱,而他也告诉我们一个Rocker Boy 也可以很 Sweet。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生态范式",涉及"译学""译论""译本"的整合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体系,生态翻译理论的普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笔者从生态翻译学角度,以翻译的"适应/选择"为理论依据,分析译者应如何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转换中实现金融文本的有效转换。从语言维看,译者译词须适应金融用语的语言特点,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从文化维看,译者应该在文化内涵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8,(9):33-3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牛津英语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Boy missing,Police puzzled"为例,浅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面阅读到深层次的阅读,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在语境中体验英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达到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亨利和凯蒂     
《家教世界》2008,(4):47-47
Boy’s Name亨利·Henry Henry这个词,源自老式德语,意思是"管理家庭的人;家族统治者;庄园的领主"。形象:Henry这个名字给人数种不同的看法。懦弱的四眼书虫,野心勃勃、独立自主的专业人士,或是强壮、随和的农夫。  相似文献   

16.
王玉 《海外英语》2014,(4):128-129
影片Escape Plan的中文译名《金蝉脱壳》符合了影片发行的生态环境,并且成功地实现了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维"间的转换,体现了影片要表达的内容,是一个整合适应选择度很高的成功的译本。  相似文献   

17.
樊慧敏 《海外英语》2012,(2):136-137
该文从生态翻译理论的角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分析译者应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实现金融文本的有效转换。从语言维看,译者译词须适应金融特点,行文适应金融文体特征;从文化维看,译者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方面做出适应性选择;从交际维看,译者应注重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准确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而生态翻译的出现可以从新的研究角度探讨词汇翻译。本文主要以生态翻译学为出发点,指出在翻译特色词汇时,译者需要将自身的能动性发挥出来,从交际维、文化维和语言维三个方面来探讨最常见的翻译模式和技巧,通过不同的技巧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的转换,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Girl:Whatanimalcarriestwohillsonitsback,doyouknow?Boy:Ofcauseacamel.Thehilllikethingsonitsbackarecalledhumps.Girl:Oh,humps.Whatistheuseofthem,canyoutellme?Boy:Thehumpsarecamels’foodbag.Thereisalotoffatinthem.Thatiswhycamelscanlivewithoutfoodandwateronthedesertforsveraldays.Girl:Oh,Isee.Ithinkhumpscanalsohelptocarrythings.Boy:Yes.女孩:什么动物背上驮着两座山,你知道吗?男孩:当然喽,骆驼。它背上像小山一样的东西叫驼峰。女孩:哦,叫驼峰啊。你能告诉我驼峰是干什么用的吗?男孩:驼峰就像骆驼的干粮袋,里…  相似文献   

20.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实际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标识语文本译者的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具体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新世纪汉语标识语有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汉语标识语的生态翻译要着重参照"读者反应"这一重要因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美学维进行转换:为确保表达准确性和地道性采取"拿来主义"和进行动态转换;为提高可接受性,考虑文化差异,遵循语言伦理;为实现交际功能和改善人际意义,"意"忘"形",字斟句酌;为创造美感,添加修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