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鉴定的技术性标准,它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是档案馆、档案室鉴定档案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也是档案鉴定工作最基本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教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修订工作中,需要通过增设保管期限档次、明确保管年限、细化条款、动态鉴定、明确责权等方式来增强高校教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使其真正发挥依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规定档案保管期限的文件,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军队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各档案部门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军队档案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证。保管期限表编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馆藏结构的优劣、档案寿命的长短、档案价值的发挥。因此,研究军队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回顾其历史沿革,使其更加科学、准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津档案》2007,(8):32-32
按:上一期我们对历次“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发展简况,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及其形式和适用范围作了回顾比较。本期将对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方法、条款的设置及有关方面进行比较。[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现行档案保管期限表 ,虽然在档案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其条款较少且语言表达抽象、模糊、可操作性差 ,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很大。笔者根据《档案法》及国内外对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提出新的划分方法———划限与标时相结合的方法。并就过去各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 ,既是各机关进行档案整理、鉴定工作的基本依据 ,又是各机关移交永久和长期保管档案进档案馆的标准。提出改变过去档案的一次鉴定制为二次确定制想法。  相似文献   

6.
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对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局限,认为:1!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的档次再细、条款再多,仍然存在有“漏网”的有价值的档案。2!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选择下,档案是不可能“完整”的。3!档案保管期限表不能解决选择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档案问题;其三,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有多大,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将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融入其中、档案保管期限表能不能解决档案鉴定中的诸多难题等,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出台,体现了我国档案界对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解决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的思想,既符合长期以来档案界关注和研究鉴定问题专家、学者的愿望,也是档案鉴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笔者认为,在《规定》出台之后,我们还有必要继续探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为此,我们针对新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就"期限表的抽象还是具体""、继续细化保管档次"、"制订《永久保存档案一览表》"、"制定档案保管期限体系"、"确定不同保管期限档案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档案》2001,(9):8-10
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档案的"生死年限".因此,准确地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成为档案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现行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发表了不少看法,并提出了种种修改意见.随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出台,档案的保管期限成为档案整理的重要依据,也使现行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缺陷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9.
关于档案价值的分期——档案鉴定工作及其改革(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能 《中国档案》2005,(10):14-15
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订有档案保管期限 表。20世纪50年代,美联邦政府制定《永久文件鉴定指 南》之后,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根据联邦文件法的授权,制 定有指导各联邦机关对临时性文件进行鉴定和销毁的 通用文件保管期限表。它包括许多部分,每一个部分对 每一种类型文件的处置作出决定,形成相对独立的文件 处置期限表。目前这样的通用文件保管期限表有23个。 此外,各联邦机关、各州、企业和大学都制定有本机关单 位使用的文件档案保管期限表。这种表,由本机关的文 件档案鉴定工作委员会根据鉴定标准制定,报国家档案 与文件署批准后生效。各个国家的保管期限档次,保期  相似文献   

10.
论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2006版本档案保管期限袁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足,对比中外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差异所在,探讨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修订发展方向,提出了完善我国目前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编制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过程中,企业首先要设计表的结构和进行职责分析。在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时,充分依据并分析职责,是当前国际档案界推崇的做法。本文将就机构职责的重要作用、职责分析在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以往企业在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过程中,很少依据部门职责。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么照抄照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下发文件时提供的样  相似文献   

12.
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以下简称《保管期限表》)是基层单位档案部门一项基础性、长效性工作。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认识,与同行们进行交流。一、《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的意义1.开展归档工作的基本保障。文件材料归档工作是档案部门基础工作之一。如果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划定缺乏制度化、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针对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从档案价值的特点和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特点入手,阐明档案价值鉴定本身存在的矛盾,即档案价值的客观性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之间的矛盾;档案价值的潜在性、隐含性与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实践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档案价值的多维性特点对鉴定人员的高要求与档案鉴定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深入了解和正确对待这些矛盾,有利于我们在档案价值鉴定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判定档案的价值和确定保管期限。二、试图从开展档案价值鉴定的最初动因和其定义两个方面分析效益标准在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认识坚持效益标准在文书档案鉴定中的重要性。三、针对当前我国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的问题,对改革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制定保管期限表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将鉴定的原则、标准和鉴定方法很好地溶入其中;第二、分级分系统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构建比较完善的档案鉴定标准体系;第三、改目前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三分法”为“标时法”,缩短保管期限平台,减小操作弹性;第四、要进一步提高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可操作性;四、通过对文书档案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一些特点的对比以及对电子档案鉴定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的分析,认为我国当前电子档案鉴定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鉴定其真伪上。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 )》。新的保管期限表将档案的保管期限由原来的永久、长期、短期改为永久和定期 ,在定期中又采用标时法分为 50年、30年、15年、5年。笔者认为 ,新的保管期限表执行后 ,县级档案馆的接收范围应调整为接收机关永久和保管期限在 30年以上的定期档案。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县级机关档案工作的现状看 ,档案馆必须接收部分定期档案。《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 ,我国的许多机关都建立了档案室 ,配备了档案人员。档案的收集、整理等项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规。但…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档案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编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档案工作的变化,制定一部适合高校档案工作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表十分必要,本文主要论述自行编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的依据及提出一些基本要求,旨在促进高校档案规范管理,发挥档案服务高校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主要环节在于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或价值分析。目前,各级机关确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应依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然而,再详细的保管期限表也不能穷尽所有档案文件材料,因此,确定某份文件保管期限必须对文件材料进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2006,(4):46-46
《中国档案》2006年第2期汪孔德的文章,认为档案保管期限表在目前的档案鉴定工作中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保管期限表对鉴定者没有多大的规定和约束作用,从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到具体的鉴定依据都带有不全面性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我国档案保管期限划分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档案保管期限"两分法"和"三分法"争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新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期限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保管期限表应实行审批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基层档案室保管期限表普遍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尽快实行审批制的背景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在目前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它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其对鉴定者没有多大的规定和约束作用,从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到具体的鉴定依据都带有不全面性和阶段性、主观性。二是档案鉴定人员对档案鉴定存在畏难情绪,不敢轻易决断,怕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0.
民国档案的鉴定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它不同于建国后档案的鉴定,不宜采取传统的划分档案保管期限的方式,不能按现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模式制定民国档案保管期限表,应以特殊鉴定方式,用区分等级的方法深化鉴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三条“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的永久保管档案分一,二,三级管理,分绵的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家局制定”的规定,与该办法第19条的原则精神,笔主张民国档案价值鉴定的模式,可区分为四级,一级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 的代表性档案;二是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三级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档案,四级(或称等外)为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