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6月上旬,人民日报启动迎接十八大系列报道,报道中注重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紧密结合,并用“走转改”精神改进创新,按“走转改”要求提升实效,同时又不断推动“走转改”的深化和拓展.笔者从观念转换、报道转变、媒体转型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作为全国性主流媒体,在发展关键点上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4.
嘉兴日报积极探索思考,精心策划组织,与时俱进创新推进十八大主题报道。多组系列报道立体地绘制了党的诞生地科学发展的瑰丽画卷,奏响了十八大精神在党的诞生地铿锵行走的雄浑交响。尤其是18篇“喜迎十八大科学发展嘉兴之变”与18篇“十八大精神基层行”这两组大型系列报道,积极探索以“走转改”活动推动重大主题报道模式创新,以“走转改”活动要求来检验十八大报道成效,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2,(11):F0002-F0002,I0001
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报道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派出30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中宣部领导"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热潮"的指示精神,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整体部署,从2012年9月12日起,北京青年报结合"走转改"推出十八大系列主题报道,下文简要介绍北京青年报前一阶段"走转改"的情况和即将开始的主题报道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7.
张雪娜  凌洁 《军事记者》2002,(11):58-58
八月份以来,《解放军报》以迎接十六大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的报道,在成就报道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总结解放军报迎接十六大报道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转换视角,寻找成就报道的最佳切入点,是创新成就报道,提高成就报道宣传效果的关键所在。一、“平民化”视角:从群众的话语权利切入增强贴近性,运用“平民化”视角,把“话语权利”交给受众,是成就报道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例如在每天的“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六大”集纳专栏里,都是全军各部队的基层官兵在唱主角,文…  相似文献   

8.
从年初全体动员到制定全媒体报道方案,从派遣多支小分队深入基层采访到精心打造"走转改"力作,从组织"执政中国"系列重点栏目到特别策划微博报道为主的大型主题分站式采访"你好,中国",从8篇"时代系列"述评到党中央治国理政十年历程纪实……今年以来,新华社通过强化精品意识、统筹新媒体形式、深化"走转改"等,积极创新迎接十八大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3日正式启动迎接十八大报道  相似文献   

9.
徐健 《新闻实践》2013,(1):12-14
钱江晚报推出的迎接十八大报道由多个系列专栏组成。如《两富路上迎盛会》、《重访基层联系点——走转改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行进十年》等。这其中,花费心力最多的,当数2012年9月份推出的《闯关十年》系列。  相似文献   

10.
6月初以来,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纷纷开辟专栏、专题,展开“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的宣传。随着全军开展的“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军队各媒体“赞颂新成就、迎接十八大”宣传兴起新的热潮。军内外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这一重大宣传战役,用真情放歌,赞颂党的丰功伟绩,赞颂祖国的繁荣昌盛,赞颂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为媒体注入了活力。“走转改”报道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践行了党的思想路线和“三贴近”原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最为壮美的画卷。“走转改”报道体现了人本思想,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认真梳理各级各类媒体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一:有的媒体为了应付检查,把新闻专栏改头挟面,往往是换汤不挟药“走转改”,哪里是基层,如何“走”?“转”什么、“改”什么?这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重大问题.一些媒体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导致报道缺乏新意.一些媒体片面追求“走转改”报道的量,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内容是换汤不换药,报道乏善可陈,这有悖于开展“走转改”括动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会前报道注重结合"走转改"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以及其社属报刊早在2011年8月就启动活动,并开设专栏"走转改".6月上旬,为迎接十八大召开,人民日报社"身边故事看十年"栏目以直接刊发群众稿件开栏.比如10月9日国家电网天津宝坻公司运维检修工王术明撰写的《村里也能用空调了》,从微观视角,说明智能电网改造给村子带来用电稳、电费收缴更加便利的变化,以此体现基层新变化、新面貌.  相似文献   

14.
广播连线报道强调“第一现场”,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非常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本文根据连线报道的特性,就连线报道与“走转改”的关系、连线报道的适用范围、如何在“走转改”活动中提高连线报道感染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12,(10):23
9月6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视频动员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新闻宣传战线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用基层鲜活实践成果反映社会进步,用群众身边生动事例展示发展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进一步兴起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热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2,(11):2-3
中央电台将"走转改"报道与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细化实施,派出30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集中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人民日报喜迎十八大的报道日益升温,在坚持每日推出8个版特刊的基础上,相继在头版推出多个专题,不断为迎接十八大主题宣传书写新篇章,打造新亮点。2012年9月11日在“科学发展成就辉煌”栏目推出的“十年回眸·重大事件亲历”专栏,即是一个视角新颖、特色鲜明的专题性成就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北京电台建立基层联系点43个,领导和员工参加“走转改”活动达2000多人次,先后开展了与革命老区马兰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公益行动、“地球日”连线地球等大型活动和现场直播,精心策划“行走永定河”、“大山里的召唤”、“城南新事”、“北京最美乡村路”、“帮助的力量”等主题采访活动.一年来,共开设相关专栏42个,播发记者采写的“走转改”报道3182篇,播出时长约680小时.通过参加“走转改”,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9.
胡志文 《新闻传播》2013,(5):151+153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作为福建省闽西老区的主流媒体,龙岩电视台结合持续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于十八大闭幕后迅速开展"十八大精神在闽西·电视记者走基层"采访活动,动员全体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报道基层一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挖掘各级各部门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的新变化、新举措、新气象、新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有效营造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喜迎十八大走转改看变化科学发展北京行”专栏从9月中旬开栏,以每天一篇的频率分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全景式地报道北京10年来的发展变化.这组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了成就报道的思路,从百姓视角出发,通过记者体验、人民感受、具体数据、直观景象等各方面报道,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来展现发展成就、今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