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新闻编辑中的艺术美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非寒 《今传媒》2011,(6):143-144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创造美、热爱美的天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任何事物上都体现着;我们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的审美心理无一不得到升华。新闻活动也是我们人类的一项审美创造活动,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大都也是通过新闻作品来进行展现的。而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应研究新闻编辑中的美学,从而建构新闻编辑中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23,(8):118-119
<正>本书立足中国传统,通过美学的方方面面,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生活的情趣性,这些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书中按照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顺序层层展开,一步步提出了美学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作者用书信体的形式写作,始终以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把自己对审美、艺术、欣赏、创作、人生的深刻体悟呈现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3.
詹莲 《大观周刊》2011,(13):140-141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擘和文学思想家。《人间词话》是他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核心就是作者提出的“境界”说。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他受东方印度佛教的影响与王国维自身经历,性情的相似性使两种思想更易产生契合点,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提出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国维也是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以构成新体系的第一人。交融后的思想根植于古老的中国土地,绽放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档案馆美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档案馆美育功能日益凸现可以说,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会有“美”的存在。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注意到了“美”的存在。用马克思精辟的论述来解释就是:“人是按照美的事物来塑造物体的”,“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为人是爱美的,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正如高尔基所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既然“美”是到处都有、广泛存在的,那么它也必然存在于社会的“记忆中心”———档案馆中。而长时间以来,许多人总会用枯燥、沉闷和单调等词语来形容档案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与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从古希腊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本身”这一要领到鲍姆嘉登对美学内涵的界定,再到康德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及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命题的提出,美学始终处于认识论的范畴,具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与纯思辨色彩。直到20世纪初期,存在论才开始被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并于大半个世纪以后再度勃兴,逐步进入主流美学思潮。西方现代美学由此实现了由哲学美学到人生美学的转向。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的美学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过程。他新近结集出版的《…  相似文献   

6.
命运和机遇使他来到草原,尽管命途多舛,但是乐观豁达的天性使他不懈地追求。草原诗情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而散文又是最富有个性色彩的抒情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能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和美学情趣。赵正林的散文报告文学集《青青草韵》包括了他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近10年的创作,浓郁的乡情贯于整部作品之中。作者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内蒙古地区度过的,他的报告文学《复调》记叙了50年代中央民族学院的优等生杜兆植主动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只身来到莽莽大漠的经历。揭示了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和一个交织着人  相似文献   

7.
刘纲纪在《国内哲学动态》第七期撰文认为,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是统一的。没有充分分化,所以,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是“艺”与“道”的统一。道需要艺赋于形式,艺以道作为灵魂。因此,中国人在艺术创造中渗透着一种通过对有限事物的描绘去表达无限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形成了中国艺术文化特有的六种境界。儒家境界。儒家把艺术美看作是善的最完满的体现,美也就是最高的善。这种境界讲究风骨,可概括为一个“神”字,很有气势,倾注着对人的感化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科技期刊绘图工作中美学性与科学性及其辩证关系问题,对研究编辑学和指导科技期刊绘图工作的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们商讨。1 关于美学性问题 美及对美的追求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在科技期刊的编辑过程中也存在着对美的追求。我们常说的“图文并茂”就其一般意义来说指的是刊物办得好。再仔细思考一下,就能体会到有一种审美的味道,即文字精炼,版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苗棣先生将书名定为《电视艺术哲学》而不是《电视美学》就已经向读者暗示了他对于“艺术”与“美”这组范畴间关系的态度。在引言中,他就引用了赫伯特·理德关于“艺术”与“美”分离的一段论述,指出了“艺术通常是件不美的东西”,并由此引发了全部的引言部分。给电视一个说法,有效地将电视艺术学与电视美学分离开讨论。同时,作者又在引言部分指出了通常对于“艺术”这个概念理解上的模糊性和狭隘性,又区分开了“艺术”与“高雅艺术”这组极易被人混用的概念,这就剥下了“艺术”一词金光闪闪的外衣,还其本质。作者立足于这两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还是在我初涉世间的时候,我就背熟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也许就是这句名言,引导我走上美学的编辑之路。我欣赏人类对美的追求,我希冀社会的真正进步,但直到我走上了编辑工作岗位,把我读过的东西沉淀下来,我才开始省悟到,科学的进步,是在自身的扬弃中实现的。一种理论的提出,总伴随着不同观点的对峙。派别林立,体系对垒,既是一门科学不够成熟的表现,也是它正在成长壮大的征兆。这中间,大家商讨着,议论着,在激烈  相似文献   

11.
提起美学,许多人觉得陌生。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每个人都在追求美。谁没有爱美之心呢?问题是人们往往缺乏发现美的能力,大哲学家弗洛伊德说过:“美学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事物才被认为是美的。”还说:没有美,“文明就不能发展。”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反映美好事物、促进文明建设的重任。如果对美缺乏敏感,是当不好记者的。下面着重谈一谈几个美学原则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问题。美感或快感的基本点之一,是事物“本身的整体美”,或者说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形象,美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社会化,大众传播得以普及,公众的文艺接受出现回归读者本位的倾向,诸国的美”,学接受理论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把读者作为传播的中心来研究文艺接受的理论。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我国的作家们较早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刘心武就此对记者说:“我在寻来什么?这不能不涉及到接受主义美学对我的启示。过去我们所习惯的古典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作者往往把作品写得很完美,很周到,很富于情感,他能够引导读者随着他的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沉浮。这样,读者几乎等于被作者所控制。接受主义美学,则反对这种控制……读者再…  相似文献   

13.
<正>一、档案工作中美学理论的特性档案工作中美学理论的体现不像美学理论在艺术中的那么专门,档案工作是一种细致的工作,在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美,同时档案工作者也把这种美奉献给了社会,当利用者看到这些经过档案工作者精心呵护而孕育的档案成果时,同样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4.
意境美的ES Say必定兼具含蓄美。寓意于境,境中出意,这当然是一种含蓄。因为意境美的ES Say已作介绍,本篇不再赘述。下面着重介绍另一种含蓄美,即作者把“意”蕴含于事件之中,通过对事件的娓娓叙述,让读者从中领悟隐于事件背后的作者之意。宋人陈骙在《文则》中说:“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蓄意为工。”作者在写议论文时尤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如同一本流水账,毫无精神活力可言。洋人写ES Say,深谙这一条写作诀窍,不少优秀作品都在叙事时避免参入断语,而把自己的观点寄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去挖掘出内在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学对播音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渗透,播音员们越来越注重播音艺术的美的追求和实践.在进行“再创作”活动的时候,正力图由被动型的接受转为主动型的审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丰富多彩的内容揉在一起,让真善美的信息准确鲜明生动地  相似文献   

16.
谈诗的美     
美,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关于诗的美学,也有许多专门的著述,我不搞文艺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认真研究,今天谈这个题目必须把“我”字强调一下,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告诉大家,我讲的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经典”根据,只是我“自产自销”的“土特产”、“家做鞋子”,是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一个诗歌作者的浅见. 诗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也可以说,在哪些方面着力,可以把诗写得更美一些?从我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这样两点: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美学的本质属性与特征集中体现在电视纪录片上。本文上篇已就电视纪录美学的一般特征作了某些阐述,本文下篇将着眼于电视纪录片,从电视纪录片的创制与传播中,就其社会功能,品格与境界,思维与表达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索。四、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电视纪录片,如同其它电视产品一样,它的“美”绝非一种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超然”的美,而是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8.
粉红腔调 70多年前,爱尔兰诗人叶芝写下诗句:“一是变了,彻底地变了,一种可怕的美已经诞生。”我不知道那些骨瘦如柴的女人算不算一种可怕的美,我不知道一个女人为了减肥把自己饿到昏厥算不算是一种可怕的美。如果是,那么从今天起,我们需要从那些“可怕的美”中苏醒过来——虽然追逐美丽是女人的天性,但我们要美丽,更要健康,我们要让自己瘦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19.
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说”,1961年他参与编写《美学原理》一书时就提出来了。后在198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论美是和谐》一书中,又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探讨和论述。如今《文艺美学》对此又给予了进一步的系统的阐释和解说。他认为和谐是一个深刻的美学和哲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读过朱光潜先生的一部书,叫《谈美书简》,里边说过这么两句话,印象很深,对我启发很大。第一句话是:“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们如果忽视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第二句话是:“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我想,这两句话,对我们研究翻译同样有用。做文学翻译,不能对原作之美熟视无睹,翻译失却了原作的美,无异于断其生命;做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不能不对美学有所关注,忽视了美学,文学翻译研究至少是不完整的。美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研究文学翻译美学,我一直有一种担心,怕这种研究或流于概念,或流于玄虚,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