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融合媒介"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介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①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关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何从各自独立经营转向多媒介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采集发布上联合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媒介企业制度演进为例,说明其制度结构与运营方式的变化对报业的目标追求、新闻文化和编营分离传统等有着重要的关联.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报业企业由家族制演变为股份制、集中化和跨国化的超级媒介集团,使得媒介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先业主与专业人士之间的暂时权力平衡被打破,商业权力几乎成为媒介企业内部一家独大的支配性力量,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与公器理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闻专业主义文化遭到进一步解构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美国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媒介之间的介质与内容融合日益加剧.以美国苹果公司为代表,其个人化的媒介接受设备越来越小巧化、多功能化和多媒体化;同时,以谷歌、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社会化网络与自媒体发展势头强劲,其自身已经具备一般信息乃至新闻信息传播的功能,吸引了巨量受众,并逐渐形成新型的信息传播、信息消费方式与赢利模式,由此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受众数量、质量与信息消费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而影响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中,新闻发言人是一个相当风光和重要的岗位。据笔者查到的资料,白宫新闻发言人起源要比白宫定期新闻发布会早一些。它诞生在19世纪中期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传媒大众化的年代。最初以总统私人秘书的身份出现,可以称之为总统新闻发言人。安德鲁·杰克逊是最早聘用新闻发言人的总统。后面几位总统的新闻发言人也都以私人  相似文献   

5.
张明  靖鸣 《新闻大学》2006,(1):111-116
本文以松花江污染危机事件为案例,分析政府新闻发布在危机公关方面暴露出的某些问题,诸如以类似"善意谎言"、"社会稳定"等借口屏蔽事实真相,既损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也销蚀政府的公信力.文章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政府新闻发布活动及其相关制度,并且从尊重民意、现代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政府新闻发布与民众知情权、话语权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协调.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化水平的高低代表着新闻业进步与成熟的尺度,然而,以发行量和收视率为代表的市场导向正在形成某种单向度的媒介话语,冲击并消弭新闻学的标准,成为制约新闻职业化的隐形障碍.实际上,新闻业要想成为一门受人尊敬、高度自律和成熟的职业,必须坚持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化的新闻学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评论是解读新闻的重要手段。解读新闻就是把新闻事实的内涵解读出来,关键在于揭示新闻事实的底蕴,洞悉事物本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媒介逐渐由专业媒介、大众媒介、地域媒介发展为业余媒介、个人媒介和全球媒介。加之技术手段的变化与前进,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草根"业余评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郑素侠 《编辑之友》2012,(9):120-123
本文以美国4所高校新闻学院为研究案例,考察了其面对媒介融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如培养"一专多能"记者、记者职能从采集新闻向知识生产和知识管理转变等,以及应对媒介融合的具体做法,如渐进式变革、将技术融进课程中、"边做边学"等。美国这4所高校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上的理念与做法,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应对媒介融合现实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在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以及事件的推进、真相的探究等方面正在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尤其对民生新闻的影响最大.民生新闻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借力呢?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零距离》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民生新闻微博对于民生新闻栏目有哪些媒介价值,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通过什么路径才能实现这些媒介价值.  相似文献   

10.
1.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2004年 1月,美国成立了"全国信息保障委员会"、"全国信息保障同盟"和"关键基础设施信息保障办公室"等 10多个全国性机构. 9· 11事件后,美国成立了由副总统领导的国家本土安全局,其职责包括了保护本土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布什总统发布 13231总统令,将克林顿成立的"总统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委员会"这一部委之间的协调机构改为行政实体"总统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办公室",接受总统办公厅领导.这些措施体现了美国积极防御的信息安全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1.
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介绍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①2011年"7·23"动车追尾事故、故宫"N重门"等事件和此后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上数位官员的不断雷语,引起了公众对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广泛质疑和讨论,新闻发言人究竟该如何作为成为关注焦点.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这个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拐点上,新闻发言人自身更应迅速把握当下形势、拓展业务素养,走上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两会的新闻发布始于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的"元年",一直是我国新闻发布制度发展的风向标和指示器,也是我们研究新闻发布工作最好的案例.去年我们已经关注到两会新上任的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和李肇星成了"最抢眼的人物",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以两位发言人的表现为案例,进一步研究发言人所需要掌握的原则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和美国俄亥俄大学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中美新闻传播双边学术会议之"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史研究"于2013年5月25-26日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美国俄亥俄大学、浙江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集中探讨中美媒介发展和全球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话促进新闻传播领域的史料互通和观点碰撞.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我国媒介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迁导致政府新闻发布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网络民主的流行以及媒介全球化的发展,都对我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影响颇深。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进行探析和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发布制度作为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新挑战,也应积极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流通与社会联系手段,加以不断的完善和补充,创新发布形式,整合发布内容。本文以"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为研究案例,发现数字化时代下新闻发布制度在信息发布互动性、传播渠道融合和内容共享三个维度创新潜力大,并通过归纳发布主体、内容、对象、方式、效果、组织六个方面进行的模式创新,实现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渠道拓展、需求清单化,最终实现新闻发布制度的革新,不断提高政府新闻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新闻应该是什么?——今天白宫应该向媒体发布的"新闻台词"、"新闻关键词"是什么?每天,由美国总统在白宫召开的最高层会议,主要的时间讨论的不是别的,而是通过一个口径、一个关键词,确保美国媒体乃至世界各国媒体与政府都关注的议题。这个由白宫策划出来的议题,把议题设置和新闻选择的权力紧紧地抓在手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新闻周刊》1982年1月第4期,在"回顾1981年"的大标题下,刊登了该刊选出的81年最佳新闻照片11幅(组).其中"埃及总统萨达特演刺身亡"和"英国王子举行豪华婚礼"排列其首.在"狂暴的日子"标题下,选登了"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遇刺""里根总统遇刺"特工人员保护遇刺的美国新闻发布官詹姆斯·布雷德""以色列炸弹雨点般落在黎巴嫩""英国警察凝视Texteth燃烧"等5幅(组)照片.在"发展与抗议"的标题下,刊登了"美国航天飞机起飞""反核示威者在伦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4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市社科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政府新闻学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及中国社科院、南京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了研讨会.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应对舆论监督、加强网络管理等领域面临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第五届政府新闻学研讨会,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政府新闻发布"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政府传播面临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以及政府新闻学的未来学科建设和走向等问题.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舆论生态变化当今世界全球化迅速推演,传媒技术发生深刻的变革,信息透明度不断增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适应新形势的政府新闻发布形式,制定新的媒介公关策略,寻求政府与社会媒介之间更加和谐的生存之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积极探索政府政治传播的新方法、新模式.实践领域的种种突破,迅速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是解读新闻的重要手段.解读新闻就是把新闻事实的内涵解读出来,关键在于揭示新闻事实的底蕴,洞悉事物本质.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现实生活中的媒介逐渐由专业媒介、大众媒介、地域媒介发展为业余媒介、个人媒介和全球媒介.加之技术手段的变化与前进,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草根”业余评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