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设定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语文教学要逐渐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为学生以后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循序渐进 ,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明确提出学习目标 ,使学生养成设定学习目标的习惯 ,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目标 ,即通过对材料的学习 ,对新知识、新技能等内容提出的达成度。语文教学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堂课乃至每一个基础训练都有其明确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历来似乎只有教师自己完全明确。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3.
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喜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根据高中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目的,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1世纪,应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1〗近年来,我们围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养的论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强调:“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峰 《成才之路》2014,(18):22-22
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了数学学习中的"家常菜"。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确,教育过程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结合《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谈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循序渐进,教给学法  一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把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结合图画想一想小壁虎爬到哪里;再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如抓住“爬呀爬”,使学生体会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