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通过对近10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的科学界存在类似的马太效应:院士的增选数量在各省级行政区、高校、学科和性别上存在着不均衡分布。这一研究,可以为应对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全面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以及院士制度的完善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241-244
(1 992年 1 2月 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 ,1 994年 1 2月 1 6日学部主席团会议、1 996年 1 1月 6日学部主席团会议、1 998年 1 2月 1 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2 0 0 0年 9月 2 9日学部主席团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则(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以下简称院士 ) ,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为终身荣誉。(二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热爱祖国 ,学风正派 ,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 ,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应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为范围。(…  相似文献   

3.
院士增选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的主要工作之一。为了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学部制定了《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定 ,增选工作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增选工作量也逐渐增加。不少院士反映 ,每到增选年 ,院士的主要精力都要投入到增选工作中。院士们从 1月份推荐院士候选人开始 ,以后要陆续参加大学、研究院所等基层单位的候选人推荐评议工作及初选评审会议。 7月份和 1 0月份要参加两轮院级评审会议 ,在此期间 ,还要对初步候选人进行复审 ,消耗很多时间和精力。简化选举程序和办法 ,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保证院士将更多的精…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又添了新成员。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单,两院共新增131名院士,60岁以下的新增院士占八成以上。至此两院院士超过1600人。作为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本次增选的院士身上有哪  相似文献   

5.
石国进  龚耘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239-243
社会公众讨论或评价院士增选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公示",但在我国,"公示"等同于"公布"或"公告",公示内容简单老套,公示方式和公示具体地点与公示范围混淆,结果导致"公示陷阱",即对候选院士的道德审判交给了公众,而科研成果仅仅成为科学共同体局内的认定。要使公示真正起到传播科学精神和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作用,重新认识公示的意义,明确公示的责任,创新公示办法,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1 997年 2月 1 4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订 )为了在院士增选工作中加强学部精神文明建设 ,保证推荐、评审、选举质量和维护学部声誉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根据部分院士建议 ,受学部主席团委托 ,特对全体院士在增选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作如下规定 ,望每位院士严格遵照执行。一、增选新院士是每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权利和义务 ,是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每位院士在推荐、评审和选举中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 ,从国家科技事业全局出发 ,严格坚持标准 ,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 ,不谋私利 ,不徇私情。…  相似文献   

7.
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丽 《情报杂志》2007,26(3):77-79
“马太效应”意指成功导致成功,形成累积优势,是社会上一种不可避免而又利弊俱现的偏态心理。“马太效应”是科技文献运动的必然,“马太效应”在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主要表现为:科技文献分布不均衡——文献集中趋势;科技文献引证不对等——作者集中趋势;高产作者群的出现——论文集中趋势;科技文献老化加快——时间集中趋势。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只是一种心理倾向,把这种倾向化作实事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马太效应”这一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标度无关性指标引入到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中,在非线性视角下从科技创新投入(R&D经费)、产出(论文、专利)与经济规模(GDP)之间关联的角度构造标度无关性指标,进而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相对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R&D经费投入、科学论文、专利申请量随GDP的增加均呈较强的非线性增加趋势;(2)绝大多数省份的R&D经费投入与GDP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马太效应”,且各省份论文数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普遍强于专利随GDP增长的“马太效应”.本文工作不但扩充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也为决策者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院士是我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科学家们也以得到这个荣誉为荣。2001年12月9日和12月13日,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不啻是两个重要的日子,两年一度的增补院士工作宣告结束,新院士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中国科学院增选了56名新院士,中国工程院增选了81名新院士,至此,我国2001年所有新院士的评选工作已尘埃落定。虽然今年两院院士的评选工作已经尘埃落定,但是我们从两  相似文献   

10.
暂缓增选院士十年或二十年,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已经落下帷幕,但围绕增选的议论不会停止。比如,议论之一是本次当选的院士大多数是拥有职务的教授,如院长、所长、系主任、校长或其他官职等等。在国外,一个教授如果既能做"好"教授,又能做"好"院长,几乎是少见的。国外的校长常常是连研究生都不招了,因为忙  相似文献   

11.
孙殿义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4):247-252,236
1998年 ,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做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 ,并首先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标志着中国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四年来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 中国科学院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过程中 ,中国科学院确立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 2 0 10年前后 ,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和具有强大、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知识创新中心 ,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  相似文献   

12.
马太效应与科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科技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并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教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需要的是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力都投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中去,不计名、不计利,真正为国家振兴作出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科技工作者如果只是追求个人的生活享受和待遇,这是鼠目寸光。等到将来老了再回过头看看,在中国科技发展最辉煌的年代没有做贡献,这将是最大  相似文献   

14.
正刘忠范科技工作者最高境界是"上书架""上货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表示,"十四五"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在他看来,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最高的境界是"上书架""上货架"。  相似文献   

15.
姜莹  张刚 《科学中国人》2007,(11):30-3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由204名中央委员和164名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届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新面貌。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2.2%,有高级职称的占33.2%,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九名。九名院士分别是:两院院士路甬祥、工程院院士周济、中科院院士白春礼、工程院院士多吉、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工程院院士陈左宁、中科院院士张杰,可谓人才济济。另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物理学和武器物理学专家赵宪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著名空间技术专家袁家军;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遗传育种专家翟虎渠;青藏铁路项目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军事科学院院长、轨道测控专家刘成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冷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等多名科学家和知名学者。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前,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文化与经济战线一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式。在国际上,我国的知识竞争力、行业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综合指数等方面都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提高。十七的召开,多名科技工作进入中央委员会更是在对我国现有科技发展水平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未来的鞭策。本期,我们将聚焦于十七大中央委员以及候补委员中的院士,以政治的视角再次解读这一代表我国最高科学技术水平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为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为推动"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优化,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科技思想库作  相似文献   

17.
由钱学森、吴阶平、周光召、朱光亚、路甬祥等52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投票评选的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我国载入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和人类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分列该年度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06,(7):3-7
各位院士,同志们: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开好这次会议,对发挥两院院士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动员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目前的形势和我国科技战线的任务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保持较快发展势…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今天,中国科学院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土增选结果。藉此机会,欢迎各位前来出席,感谢大家多年来对中国科学院各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施勇 《今日科苑》2011,(16):86-91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与此同时,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科技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