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我国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建议,诏令全国高、中、小各级学堂开设“歌乐课”,使音乐正式成为普通学校中的一门基本课程,到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强调“智德体美”全面发展,将列入美育范畴的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音乐,你会感到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变迁它的地位越来越高,音乐的审美功能与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能也不断地被发掘。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音乐“随风潜入夜”荡漾千家万户,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各民族人民互相沟通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音乐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这方面的歌曲、乐曲很多,只要你留心就可以信手拈来。例如:每年的9月18日前后,学校都要开展以“九·一八”事变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班也开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另一方面,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并珍惜今天的生活,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采取的形式是以歌曲为主线,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实内容,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3.
说唱音乐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说唱音乐有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说唱音乐的历史悠久,它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说唱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中的里程碑,这表现为两点:一是说唱音乐继承和发扬了民歌的精髓,孕育和促进了戏曲的产生,二是说唱音乐的发展也促进了民间器乐的发展,丰富了民间器乐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音乐教师的培养体系建设,是从9世纪最初的“教会学校”建成后开始的。50年前,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师范学院的开创者就已建立了音乐教育系。随后,全国又相继设立了几十个同类系。在此基础上,俄罗斯教育科技部成立了音乐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联合了全国主要的音乐教育系,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研定教学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指定教科书和参考书等等。  相似文献   

5.
非乐是墨子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墨子对音乐取否定态度是因为他认为音乐对人民无益而有害,故谓作乐是不对的,墨子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反对当时王公贵族的奢移享乐是正确的,但他偏激地反对以至主张禁止一切乐则的错误的。“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思想,音乐艺术所标举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作为“道”的声音的最完美的音乐,庄子把音乐分作“人籁”,“地籁”,“天籁”三类,认为天籁,天乐与道是一体的,是与天和谐的自然人格的本体。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兴起的业余音乐考级,历经风风雨雨,现已呈浩荡之势,燎原之火已燃遍全国。业余音乐考级对普及、规范业余教育,提高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素质,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推动乐器制造工业,音像、书谱印刷发行行业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每年业余音乐考级在经过七、八两个月之后,就陆续地落下帷幕。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关业余考级的得失利弊,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一、考级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毋庸置疑,业余音乐考级的开展,对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全国涌现的管弦乐队…  相似文献   

7.
李小君 《儿童音乐》2010,(11):42-44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2006—2020年我国教育发展纲要》的指示精神,到2020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要基本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尽管目前全国高等音乐院校、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培养出的音乐教师文凭越来越高,毕业后却难以胜任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很多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小学音乐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不是“专业特长”的不精,  相似文献   

8.
音乐世界     
《音乐世界》2021,(1):96-96
《音乐世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音乐类专业期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以推出音乐人才、音乐作品,展示音乐理论、表演成果为己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原创、守正创新,团结广大音乐家、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音乐世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精华,关注国际国内音乐热点,积极开展音乐理论研究,是既有创新理念,又具理论高度的新锐期刊。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手段不断涌现,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纵观不少“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便发现,在貌似丰富多彩的美丽外表下,许多音乐课堂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非音乐活动,偏离音乐,使得我们有必要回头审视,音乐课堂中“音乐”在哪里?学生学到“音乐”了吗?  相似文献   

10.
“合作”是音乐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是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鉴于此,广大音乐教师积极探索、实验着音乐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合作活动。为了有效探索音乐合作教学的实施规律,本文特以第三、四届全国音乐课比赛获奖课例为主要案例进行分析,把音乐合作教学归纳为三类实施方法,并尝试探索其有效运用形式,以便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发挥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原生态音乐,就是不同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和民间歌唱形式,它们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但在当今社会,原生态音乐却越来越不受人们认识和重视,如何保护和发展原生态音乐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好的音乐多了,喜欢音乐的人多了,但是“听不懂”音乐的人也多了。人们一方面喜欢音乐,一方面又为“听不懂”音乐而困惑。音乐究竟能不能“听懂”?音乐究竟“叙述”了些什么?这是音乐这门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音乐艺术不像其它艺术那样客易“听懂”。人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去诠释它,但是力不从心。既然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就要尊重它;既然音乐是供人们欣赏的,我们就可以充分享用它;既然音乐“什么都没有说”,我们就不存在“听懂”与“听不懂”。  相似文献   

13.
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漫议吴佩芝到目前为止,在任何一本经典的音乐论著中,尚没有“高雅音乐”、“严肃音乐”、“通俗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确切定义。人们只是根据各自的体验和理解约定俗成地使用这些术语。道理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界定这些音乐的字眼“高雅”、“严肃...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与音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孔子的音乐思想,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把“乐”作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他认为音乐有着  相似文献   

15.
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的侵略"九一八事变"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中共成立各种组织和专门的音乐院校培养了许多知识分子和音乐工作者,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深入人民生活,投身于以抗日救亡音乐创作中。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军,把国家民族放在第一位,建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我们在音乐课教学中要通过音乐艺术震撼心灵的美感魅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儿童音乐》2011,(1):3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根据中办、国办有关文件精神,中国音乐金钟奖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逢单年举办)。为适应新时期中国音乐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华人音乐奖——中华优秀词曲、音乐论文、音乐教案、歌手、乐手展示评选”全国大型音乐活动迎来了二十一世纪十年代的曙光,闪亮拉开了帷幕。这是2010年度华夏音乐界的开篇盛事;是高规模、高水准、高参与的中国海内外音乐家与音乐爱好者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是鼓励和推进中华优秀词曲创作、表演、音乐教育及发现杰出音乐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作用是很奇妙的。我们不时可以从报刊上看到这样的消息,音乐治疗专科的医生对病下“乐”。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某类音乐作品给其欣赏,对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这说明,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怡情悦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当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治病的良药。据说哲学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患病,昨夜听了比才的《卡门》,病意全消了,我感谢这音乐。”那么,音乐会不会危害健康,甚至成为“杀手”呢?我们知道,如果某种音乐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探索音乐心理培养音乐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以心理学为依据,“注意”音乐听觉的训练,是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统觉”的积累,使音乐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音乐能力;评价,则是提升音乐能力的有效渠道。本透过以上三个角度,探索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