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的认读和书写是外国留学生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选取《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木"部字进行分析,根据汉字意符、声符和记号三种字符的组合,将简化字的构字方式分为六类。通过统计分析,定量计算《大纲》中"木"部汉字的理据度,得出了"木"部字的理据度仅为53.3%这一结论。有理据的汉字宜单独设课教学;半音符半记号字宜采用以声带形的方式进行教学;独体表意字宜采用图示教学法;形声字及半意符半记号字宜按语义分类教学;无理据的记号字应随文识记。  相似文献   

2.
汉字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字系统,其区别于其他文字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早在五十年代就引起了文字学家们的注意,自八十年代则已成为汉字研究的热门话题.对于汉字的性质,众说纷纭,迄无定谳。大体说来,时哲们考察问题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根据汉字所能起的表音、表意等作用来给汉字定性,一是根据汉字所能表示的语言单位来给汉字定性.以汉字的表音、表意作用为着眼点的学者们主要有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商代甲骨文为形意文字周代以后汉字为意音文字说,古汉字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以后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说以及  相似文献   

3.
一单纯意符表意字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是用字形表意的。但是,在古文字里,甩字形表意的特点看得更清楚。所谓古文字,一般指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商周以来的金文。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分析古文字的字形结构,主要是探讨古文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单纯用意符表意的字,可以分“象形”、“指事”,“会意”几种类型。下边我们分别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以形求义,是字义探求的重要手段。因此,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字形的表意方式,将直接影响字义研究的科学性。关于字形表意方式,可以探究的内容很多,但笔者以为有一种情况尤其傅得注意,那便是表意字素的意义变异。 所谓字素,即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而表意字素,是为方便叙述的一种概括说法,实际包括象形字的象形符号、指事字的构件、会意字的部件及形声字的意符这四种汉字构字中  相似文献   

5.
意符是指汉字中有表意作用的部分。汉字中部分会意字和形声字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意符,根据意符的特点与数量,对《说解字》中的多意符会意字和形声字进行分类、统计,并指出意符在汉字结构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对汉字简化和规范化的潜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以形表义具有内在的理据性,字与字之间在构形上又是有联系的。分析构成汉字的笔画、部件、组合规律,归纳其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适合的教学阶段加以展示,有助于对外汉字教学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汉字改革应坚持语音原则、传统原则、识别原则和适中原则。改革的一条途径是创建汉音字。本文提出来出一种汉音字设想:使用意符和音符结合的方式,既保持汉字的形体特征和表意功能,又开发出其确切的表音功能,从而简化汉字,提高记识效率,缩短文字教学时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际中文教学的现状与需要,依据汉字学“元点理论”,梳理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汉字学经典成果,考察常用汉字的生成表意全程,发现:汉字表意是基于词义理解、生活经验和行文条例的“据义表意”,“以意表词”是基于生活经验和行文条例的“意向义迁”、构意居间关联象(字形)和义(义核)、行文条例对应着思维认知规律、会意字与意音字由自语素物化而来的字素拼合而成并通过字素连读表达构意。这些发现,揭举了汉族生活经验和汉语行文条例对汉字研究和中文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有望推进科学汉字观的建立、促进汉语语言学和汉语文字学研究及其成果在中文教学领域“求得对立的统一”,利于促成当下通过“形”“义”开展的汉字教学,因为“意”的补足而实现“形音义象融合”并有效提升字词一体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早期时期是以表意字为主的,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出现较晚一些,但它符合文字的发展方向,适合汉字的特点。形声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加注声附和意符,或者改换偏旁而形成的,同时,形声字的出现不是表示汉字的向表音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