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8,(3):98-100
<正>日前,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杜德栎君来访,并呈上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著《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嘱写几句话。余虽然对"教学文化"研究是外行,但是书中的"客家"二字吸引眼球,旋即翻阅目录与杜君讨论书中的立论与主要内容,觉得很有创意,可以从客家文化研究的视角说几句话。客家文化研究是嘉应学院人文学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11-1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与嘉应学院联合主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承办的"办学特色与地方院校发展论坛"在广东梅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部分地方高校的近50  相似文献   

3.
2007年12月20日上午,梅州市客家研究院成立暨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周天鸿,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梅州市市长李嘉,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我校党委书记李俊夫,省社科联副主席李蒲弥,分别为“一院两基地”挂牌揭幕。李嘉市长、李蒲弥副主席、嘉应学院程飚校长和嘉宾代表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何星亮教授、中山大学人文学院陈春声院长等在仪式上作了讲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近芳,我校党委副书记王舒平、副校长邱国锋、侯宪华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院校和《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挂牌揭幕仪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广西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和个人发来了贺信贺电。嘉应学院198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又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客家研究所”。2006年4月起,与梅州市政府联手,整合全市资源和全校研究力量,成立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实行“一套人马,两...  相似文献   

4.
沿革与机构客家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89年的“客家文化研究室”。1990年8月,成立了“客家研究所”。2006年4月,学院本着服务地方的宗旨和梅州市委关于“文化梅州”建设目标,与地方政府联手整合全市资源和全院研究力量,成立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梅州市客家研究院”,这一整合提高了客家研究的整体水平。2007年4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下达文件,批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经过近20年的历史积淀,研究院已发展成集科研、教学、资料收集、客家文物收藏为一体的多功能学术科研机构。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5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1人;并聘请了海内外客座研究员68人。客家研究院下设客家民俗研究所、叶剑英思想研究所、客家方言研究所、黄遵宪与客籍作家研究所、客家近现代名人研究所、客家艺术研究所、客家音乐研究所、华人华侨研究所、客商研究所、客家建筑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等11个研究所,并设有客家文物陈列馆、客家研究资料中心。宗旨与任务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方法,广...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10):2-F0002,F0003
<正>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成立于1993年,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是嘉应学院2012年第三轮校级重点扶持学科。为支撑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2008年经学校批准成立了旨在为全体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围绕客家音乐文化进行科研的平台——"客家音乐文化研究所"。围绕"客家音乐文化"为核心的学科建设,形成了由13位教师为骨干的建设团队。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近三年"客家音乐文化"学科建设成果中,省级以上科研立项40余项,发表论文300多篇,获省级以上表演奖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CNKI涉及台湾客家研究领域论文312篇,运用文献计量、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大陆台湾客家研究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台湾客家研究单位主要集中于赣闽粤等客家聚集区的福建师范大学、嘉应学院、厦门大学和赣南师范大学(原赣南师范学院,下同)等高校,刘焕云和谢重光等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赣南师范大学学报、嘉应学院学报和两岸关系等期刊为刊发台湾客家研究的主要期刊,客家文化、台湾和客家为排名前三的高频关键词,经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大陆台湾客家研究主题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4,(5):F0003-F0003
<正>5月7~9日,我校客家研究院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我校客家客家研究院合办"变迁中的客家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布朗大学、西印度群岛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马来西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內中山大学等知名学者20余人参会.我校校长、客家研究院院长邱国锋教授亲切会见了与会学者,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山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明博士、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前院长房学嘉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根据会议安排,与会学者就"屋与仪式"、"南美的客家人"、"东南亚的客家人"、"公益慈善"、"社会变迁"五个主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真知灼见不断.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3,(10):F0003-F0003
<正>由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和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2日在梅州隆重举行。此次参会人数达90余人,分别来自毛里求斯、留尼旺、塞舌尔、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四川、上海等多个省市,收到参会论文36篇。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通过田野考察实证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客家研究方法 ,拓展客家研究空间的一些观点。内容包括族谱与客家研究的思考、田野调查与比较方法在客家研究中的运用、拓展客家研究的空间。并简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在与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教授合作项目“客家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1994-1999)研究的基础上策划实施的新轮一计划 :“梅江流域 (韩江上游 )客家传统社会与生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3,(7):F0002-F0002
<正>2009年10月28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纪工委决定在嘉应学院成立"广东高校廉政研究中心"(嘉应学院)(以下简称"中心")。在省纪委,省教育厅,梅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嘉应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心"努力打造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反腐倡廉研究、教育基地。"中心"选定嘉应学院具有近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祠楼"作为办公场所,共3层,面积约400平米。"中心"成立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设主任1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方院校师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特点,以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专业课程"客家民俗舞蹈"课程建设为例,研究与探索梅州地区民间民俗舞蹈的教学资源开发思路.通过构建理论+实践的新模式、建立客家舞蹈授课群.在此基础上建设创新型校外合作平台,谋求多类型的资源,更好地开发与传承区域舞蹈文化、技术、音乐、创意、智慧等资源.建设系...  相似文献   

12.
<正>宋德剑(1971-),男,江西丰城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硕士,研究员。兼任中国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地方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1998年至今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从事客家历史文化研究。主要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客家民俗、民间信仰等领域研究,2014年晋升为专门史专业研究员。十多年来,先后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主要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春节·广东卷》(2010年立项,第三  相似文献   

13.
温昌衍     
《嘉应学院学报》2009,27(4):F0002-F0002
温昌衍(1971-),男,江西石城人。现为嘉应学院文学院(客家学院)教授、副院长,客家方言研究所所长,嘉应学院重点建设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和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外聘研究人员。199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嘉应大学中文系任教;200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厦门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8,(1):98-100
地处客家山区的嘉应学院图书馆发掘乡土资源,选取客家名人故事为切入点,对客家文化专题资源和中华典籍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大众领悟客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由政法学院和客家研究院联合推荐申报,《中国史》学科被嘉应学院评选为优势重点学科。本学科在传统中国历史教学和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处"世界客都"梅州市的地缘忧势,结合"植根侨乡,服务山区,弘杨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3,(3):F0003-F0003
<正>2007年7月,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于嘉应学院正式成立。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的目的是: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结合实际,拓展廉洁文化研究领域,促使整个廉洁文化体系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优秀的客家文化推  相似文献   

17.
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对 5 3 2名嘉应学院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 :客家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结果与钱铭怡等人的研究非常相似 ,与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结果也无明显差异。这表明所用量表信度、效度较高 ,同时也说明客家籍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与大学生群体的发展是一致的。本研究结果表明 :客家籍与非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无显著差异 ,本科生与专科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各地区的专业音乐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东嘉应学院将客家山歌引进了课堂,在客家地方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对客家山歌以高校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展开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101-F0003
<正>嘉应学院池田大作文化哲学研究所于2008年6月开始筹办,2009年1月7日正式成立研究所制定了《嘉应学院池田大作文化哲学研究所章程》,每年都有年度研究计划。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撰写研究论文和专著,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举办内部学术讲座,不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等2010年3月,研究所协助嘉应学院成功举办了《与自然对话》池田大作摄影展,协助嘉应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香港国际创价学会共同举办了"以人为  相似文献   

20.
<正>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赣南师范学院就成立了客家研究所,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客家研究机构。2003年初,在客家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客家研究中心。2003年4月,被确定为首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06年和2010年两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单位"。2012年,被评定为首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