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媒介融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微博、微信的出现标志着广播媒体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对广播媒体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并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冲击,报纸、电视、广播的新闻资源被新媒体占用分享,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被大量分流,广告商也对新媒体青睐有加。融媒体的兴起对报纸新闻编辑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如何通过培养数字化理念提升竞争力,完成优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和新闻发布会等向融媒体方向转化。本篇文章从融媒体的视角阐述新媒体在当代互联网下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潘健 《新闻窗》2014,(1):67-67
一、网络新媒体的现状及其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又被为第四媒体或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媒体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新闻信息服务传播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语境下论述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下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因为电视媒体是面向受众的,所以电视媒体必须确立好受众目标和文化产品对象。但是目前电视媒体并没有与新媒体保持同速发展的态势,也没有引起新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在当下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促进电视媒体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他们能够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新闻的多样性,并且能够促使电视台搭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快车,促进电视媒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所谓网络媒体,简言之,就是媒体意义上的网络,恰如媒体意义上的报纸、广播与电视。它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等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与电视三大媒体相比,它是一种“第四媒体”,是一种“新媒体”.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写作》2012,(9):6-17
本报告是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根据有关数据和资料,对伦敦奥运会期间,包括电视、广播、通讯社与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自媒体以及移动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初步研究,目的是从新闻传播角度,分析中国媒体在奥运报道中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刘学  阮怡 《东南传播》2016,(12):33-3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福建新闻广播积极探索,在台风直播中创新方法手段,开展融媒体直播,切实提高广播媒体在台风等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本文探讨的是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广播如何向新媒体取长补短,通过把握新闻的时效和新媒体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提高广播人的新媒体素养,探索建立广播的融媒体报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CRI)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以43种文字、48种语言向全世界进行新闻外宣报道。作为国家级外宣媒体机构,CRI目前除了拥有传统广播、电视、网站和报纸、刊物等媒体形式外,还拥有了多种新媒体形式的播出资质,是业界独一无二的同时拥有上述所有的服务形态的新闻机构。  相似文献   

9.
手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以特有的传播优势参与新闻报道,成为全新的新闻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0.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主流价值观更有效地占领舆论阵地。全媒体时代,新闻网站与报纸、广播、电视站在同一起跑线,都面临着新媒体化、移动化转型的课题。新型媒体,不仅仅是新的载体、新的渠道,更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流程管理、新的运营模式。以优质内容、先进技术赋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型主流媒体,是新闻网站责任所在,也是生存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11.
现今轻看电视的人少有,看好新媒体的人多多,而疏于关注广播和研究广播的人却不在少数,即便在传媒研究机构和新闻传播院校,研究广播媒体的人也屈指可数。这—现象发人深思。广播发展到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争夺烽烟四起,如何争取更多受众,让人们更加看重历经近百年风雨的广播媒体,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俊 《新闻窗》2010,(1):42-43
手机媒体是一项文化产业 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媒体就是把报纸、电台、电视搬上手机。具体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戴元初 《视听界》2010,(6):25-28
近年来,广播的地位似乎是每况愈下:先是在传统媒体中的排名不断下降,直至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有没有广播媒体在场显得不再重要;接着是新媒体的冲击,在纸质媒体已经被预测出消亡的具体年份之后,最为强势的电视媒体也开始为自身的未来心生纠结,广播的未来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这个时候,讨论改造广播的话题,是不是有点没落贵族的心境?但是,如果想想电视出现时广播面临的危机,想想互联网刚刚出现时广播在大板块直播后的落寞与转机,讨论广播改造的话题便有了些历史发展所赋予的底气。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表现力强大的新媒体形式,手机电视不但对手机用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同样也引起了广播媒体的强烈关注。广播走进手机电视新时代的标志之一,是广播同电信运行部门合作,成功开通手机电视。据“国际在线”报道:2007年8月30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携手中国移动通信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5.
林娟 《新闻窗》2012,(3):115-115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各种类型的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或者电视网络上播放,效果如何,除了编导的前期采编,播音员对于专题节目的配音效果,也是整个节目最终效果和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当前新闻传播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切入角度看,人们更多地关注网络新媒体或电视、报纸等强势媒体,较少提及广播。本文从广播媒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社会减压功能,进而探索广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何伟 《记者摇篮》2007,(1):16-16,23
地方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兴起,已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虽然受众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的比例不同,但习惯相对固定,各家媒体始终在坚守着各自阵地和壁垒的同时,倾注全力扩张版图。随着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的出现和升温,竞争格局骤然改变,受众的分众化程度越演越烈,地方主流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新媒体崛起的今天,首当其冲!笔者认为,只有打开壁垒,联合其他主流媒体,融合新媒体,在联合和融合中丰之羽翼才是广播的出路。正所谓,广播的发展当“借力”而行。  相似文献   

18.
广播融合新媒体具有较多有利条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美国媒体称,"现在,对于纸质媒体来说,最让人悲伤的事情是报纸无法与廉价甚至免费的新闻网站相比。"电视方面,据国内有关机构去年底的调查数据,北京地区每晚百户的电视开机率是38%,而3年前同一机构的调研结果是75%。另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去年有4000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出现,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传统媒体要想突破限制就需要做些改变,发展融媒体经济,对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下县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艺术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狼来了?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阶段性的概念,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又是新媒体,互联网和手机电视的出现又使上述三种媒介在一夜之间都成为传统媒体,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媒体与媒体之间的更替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