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不容易学懂等问题,结合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部下发的打造本科教学"金课"的通知,文章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考核方面阐述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改革措施,以期打造面向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金课"。  相似文献   

2.
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会计行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会计学课程,立足新的时代背景,着力打造会计学金课。本文主要介绍了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教学团队对会计学金课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突显"价值引领"、瞄准"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是学校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基本思路。扎实开展课程研究、瓦解重构课程内容、变革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方式、深化升级产教融合是学校推进金课建设的主要策略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金课群的构建能够系统化专业知识能力,能够打消学生避重就轻的思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打造课程教学平台,量化教学评价指标,加强师资能力培养六个维度进行金课群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以课程群品质自迭代升级为动力,将"以本为本,回归常识"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专业"金课群"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护理专业英语"金课"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文章首先阐述了护理专业英语"金课"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概述了ESP教学理念及阐述了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ESP教学理念的护理专业英语"金课"建设策略,包括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导向促进课程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借助虚拟仿真平台探索"智能+"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彭惠芬  吴泽民 《天津教育》2020,(2):120-121,134
塑性力学课程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是支撑整个专业学生深度学习、设计并指导工程实践的重要载体,为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淘汰"水课"、打造"金课",从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计划着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塑性力学课程改革,构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和实践学习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四位一体"塑性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案例教学是推进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案例教学实践,需要做到以提升案例教学理念为出发点、以激活课堂教学活动为切入点、以优化案例教学模式为着力点和以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金课"是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质量课程的统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丰富化、实践环节精彩化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高职思政"金课"。  相似文献   

9.
在新文科背景下,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与产出导向法为指导,对警务英语阅读课程按照金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评估.教学流程设计遵循"课前输出驱动""课中输入促成""线上线下合作评价"结合的原则.教学实践完成后,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反馈.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警务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给予积...  相似文献   

10.
打造高水平"金课"是实现高职院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从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信息化运行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课"建设的实施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打造金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