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新课标中关于语文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应该从"读"上下功夫,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通过以文言文语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触发学生的语感,继而使学生得之领悟、习得,使得学生对于文言文语感的理解得到积淀与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金琪 《考试周刊》2011,(13):56-5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才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体验阅读创造机会和平台。只有"语感"没有"让学"只能是"假语感",只有真正的"让学",才能让语感教学回归本真,语文课堂才能有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至今仍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以教师应该怎样组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着重从"培养语感的重要性"、"养成语感需要什么"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三个方面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实践,实践者们都期待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留下些许轻浅的脚印,特别是对"语感"这一较为空灵的能力培养更是努力探索。对于"语感",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语感"的概念。其次,简要分析了培养语感的教学方法。最后,讨论了"语感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深化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李虎 《海南教育》2014,(20):80-81
语感理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感说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树起了新的路标"。然而语感培养的途径、方法和规律还在探索之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证明:"联想写话"使作文教学的母语特征实现回归,是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语感说"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少、慢、差、费"是困扰我国语文教育的魔咒。  相似文献   

8.
胡云芳 《考试周刊》2011,(83):51-52
语文素质的根本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上,培养语感,是切实提高中学生语言素质的关键。叶圣陶在谈到语感问题时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0.
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就是训练语感。"(叶圣陶)"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朱作仁教授也曾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意识采取有效途径,以达到我们的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11.
高正红 《考试周刊》2011,(76):99-99
语感阅读是学习理念的一种,其核心意义是"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分级加量,形成语感,促说带写"。作者通过"语感阅读"在初一年级的一年教学实践,发现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大阅读量,培养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进 《阅读与鉴赏》2011,(11):58-59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当然我们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培养语感呢?  相似文献   

14.
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康秀文 《考试周刊》2012,(20):42-42
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40多首古诗,语言凝练、寓意深邃、脍炙人口,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良好载体。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的训练离不开朗读。但是,脱离语言环境或机械重复的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相似文献   

17.
董艳侠 《考试周刊》2011,(55):42-43
语感是语文教学早已提出的话题。在上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就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至于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以感悟为基础,以"以学生为本,以读为主,联系生活,整体感悟"为核心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悟"可以说建立在"读"的基础上。"感"和"悟"是紧密联系,互相依赖的。语感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读为主,联系生活,整体感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或感知能力。语感培养就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感的训练离不开朗读。但是,脱离语言环境或机械重复的读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