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探究是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有没有讨论的必要,都要让学生讨论讨论,让学生探究探究,结果造成不当的、无序的探究,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和庸俗化,导致了课堂的形式化和低效化.数学问题是数学探究的基点,没有数学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数学探究.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否定假设法”可助我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几位家长问了我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当他们问自己孩子问题时,总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我通过观察了解,发现这几位家长大致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经常问孩子一些相同的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上课发言了没有?”“今天学了什么?”……经常是这样,孩子当然没有与你交谈的兴趣。这里提供几种有利于与孩子交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是做谈话的发起者。要引导孩子们说话,成人得有想像力。比如问“告诉我,你今天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用于答案内容较长,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坐在一起的两个幼儿,或前后或左右,说出各自思考的结果。老师可以经常变换对说的小朋友。比如:昨天是元宵节,你们在家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决定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企业中,一线工人的学历普遍不高,他们凭技术吃饭,却往往对自己的技工身份没有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较好的“出身”,在事业上很难做出大的成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出解读,告诉大家真正决定你事业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钢琴练习的松与紧是对立统一的,弹奏没有绝对的放松也没有绝对的紧张,两种现象共存,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就需要演奏在弹奏时自身调节,什么部位放松,什么部位紧张,在技术练习方面如何掌握松与紧的问题以及在音乐表现方面思维的紧张与放松问题,在两个方面掌握适度合理,对弹奏技术提高和表达音乐想象力是最好不过的。  相似文献   

6.
经验告诉我们,毕业论文的写作,把握好下面几个问题是关键。一、 从调查研究开始写作理论一再强调“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基本原则应成为学员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南。要写什么方面的文章,首先要对什么方面的问题做调查研究。不调查就动笔,是主观主义的表现,其结果只能是空论满纸,人云亦云。一个学员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带着理论思考投身到实践中去,投身到自己所做的工作中去,丰富的感性知识在基本理论的统率下就会有生机和生命。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洞察问题,就能够有…  相似文献   

7.
限时作文字数不多,这对文章的篇章结构、材料组织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而目前中学生考场话题作文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思路不清,结构混乱”。由于话题范围大,考生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加上时间紧迫,来不及深思细想作通盘考虑就匆忙动笔,结果是先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导致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结构混乱,毫无章法。  相似文献   

8.
马盈庭 《教师》2012,(19):40-40
就目前教育现状来看,教育教学的宏伟蓝图描画得让人热血沸腾,而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所得到的结果却令人沮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操作方法、应对教育问题的策略在学生身上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的李然同学来信问:现实中的失败经常给人带来烦恼,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呢?答:从自然角度讲,每个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在十分有限的生命中,人们都想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这是很自然的。然而,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却没有一个自然的答案。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生命的意义问题,简单说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价值是什么?没有这些意义的思考,也就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或“失败”问题了。其实很多人对“失败”的苦恼与恐惧都是因为他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知道这些“失败”是毫无价值的。如果你的生活是有…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学生课前看了相关教材,故于课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拜上帝教和拜上帝会是什么关系?”说实话,我在备课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细节,并认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而就不假思索地告诉学生:“拜上帝教是一种宗教,而拜上帝会是其具体的组织机构。”当时这样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课后回想起来总觉得有些不确定,因为我本身并没有研究过拜上帝教和拜上帝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产品吗?不是产品是什么?学校的产品又是什么?谁是学校的顾客?这些问题的确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却在影响着整个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定位,影响着人的培养。迄今为止,这些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本从产品的性质、检验标准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学生的角色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a  相似文献   

12.
姜培 《广西教育》2011,(8):41-42
上完两个班的《光的色散》这课后心里很是失落,凶为在当场反馈的环节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舞台上,红色的追光灯照到演员绿色的衣服上,衣服呈现什么颜色?原本以为这对学生应该没有很大的问题,但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有学生说是绿色的,有学生说是红色的,  相似文献   

13.
社会悲剧,还是命运悲剧─论曹禺《雷雨》的悲剧性质与主题韩南宗《雷雨》是一出悲剧,这是毫无疑义的,似乎还没有人异议过;它在艺术上的成就,也为世所公认,没有多大分歧。可是,当问题涉及到它到底是一出什么性质的悲剧,主题是什么时,就令人为难了。按照时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姚树洁 《留学生》2014,(15):32-33
邓小平做了什么7这是记者给我提出的一个问题。要知道,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繁荣。36年前,改革从恢复高考开始,邓小平先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可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他在1989年会见苏联领导人时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②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许多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现,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更…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北京大学吴树青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从建国以后文科特别是文史哲这些基础学科我们没有培养出大师级的学者(话可能武断了一些,反正是非常少)。也就是说,在文史哲的基础学科中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18.
(一)使全体学生建立起“计算机意识”。什么叫计算机意识?首先是具有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作为新时期的各级领导人,有这个意识和没有这个意识是大不一样的。其次,知道什么问题能用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用计算机解决,知道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懂得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即没有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宪政主义,没有实行宪政社会主义,结果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变异,最终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问题解决?什么是问题解决?有的人认为,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英国学校数学教育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则认为:把数学应用于各种情形的能力就是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