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吸附法处理含铜有色废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性炭或硅藻土吸附法对物理化学实验产生的不同浓度多组分含铜有色废液处理,达到平衡吸附时,静置吸附需要约7~30d,搅拌吸附需24~35h,吸附率可达83%~98%.吸附受浓度、时间的影响较大,受温度影响较小;实验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氨氮废水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质。通过聚合氯化铝对硅藻土进行改性,用改性后的硅藻土处理氨氮废水。研究改性硅藻土的投加量、氨氮废水的温度、pH、吸附时间对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量为2.5g/100mL,pH值为4,反应温度为40℃,振荡吸附时间3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9.02%。在适宜条件下,改性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处理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壳聚糖-硅藻土制备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对Cr(VI)的吸附性能.分别试验了壳聚糖-硅藻土的不同配比、投加量、pH值、时间等因素对Cr(VI)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壳聚糖-硅藻土的配比为4.5%,投加量为12g/L,pH为6,吸附时间为10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Cr(VI)的去除率达到92.6%.在一定条件下,壳聚糖-硅藻土复合材料可以较好地处理含铬溶液.  相似文献   

4.
改性硅藻土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丽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6):53-54,58
以改性硅藻土为吸附剂处理工业含氟废水。研究了改性硅藻土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含氟废水中氟的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100~150 mg/L,处理时间为60 min,pH值6~9,室温条件下,用氢氧化钠改性并高温活化后的硅藻土对废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原土,对含氟废水样的除氟率可达到97%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氟离子浓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基质沥青和3种硅藻土沥青进行了差示热扫描分析,并结合相应的混合料约束试件的温度应力试验分析了硅藻土沥青的低温抗裂机理.结果表明:硅藻土沥青有优于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玻璃态转化温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硅藻土沥青的低温性能;玻璃态转化温度与破断温度有较高的相关性.另外还进行了相应的4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低温压缩试验和收缩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硅藻土沥青混合料临界弯曲应变能密度及压缩应变能密度均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加入硅藻土后收缩系数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混合料收缩性能和破坏能量2个角度分析了硅藻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机理.  相似文献   

6.
硅藻土(DE)具有孔隙度大、吸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增容,增稠以及提高附着力。聚丙烯酰胺(PAM)能与分散于溶液中的悬浮粒子架桥吸附,有着极强的絮凝作用。本课题采用PAM包覆硅藻土,再将所得改性硅藻土(PDE)用于模拟含铬废水及工业含铬废水处理,并对其机理进行探究。通过本课题来对PAM改性硅藻土的合成及其对吸附Cr(Ⅵ)的吸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两种改性硅藻土吸附剂,并采用溶液脱色和柱色谱脱色两种工艺,对两种吸附剂的脱色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活性染料溶液而言,升高染液温度有利于提高阳离子改性硅藻土的脱色效果;染液为中性时,阳离子改性硅藻土的脱色效果较差,升高与降低染液pH值均有利于提高阳离子改性硅藻土的脱色效果。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硅藻土相比,阳离子树脂改性硅藻土对活性染料溶液的脱色效果较好,脱色成本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向两级EGSB反应器中投加硅藻土,考察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硅藻土投加量为0.5 g/L或5 g/L,两级反应器进水量均为1 L/h,上升流速分别为3.2 m/h、2.9 m/h的条件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可使出水中氨氮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表面硅羟基的反应,对硅藻土进行了巯基改性,并对其进行了表征.XRD、TG和SEM的测定结果均表明,硅藻土表面成功地接枝上了巯丙基.重金属吸附实验表明,巯基改性后硅藻土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肉桂醇的反应中,通过反应筛选出助剂性能优异的助剂,并确定助、主剂的最佳配比为0.2(mol/mol).结合催化剂表征手段结果发现:Fe对Co3O4晶体的完整程度产生影响并能导致晶体缺陷数增加,Fe引入使催化剂在载体硅藻土表面分散性更好,分散的单层性更明显,负载在硅藻土上催化剂的晶粒粒径有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硅藻土的优良特性被广泛认识,使其逐渐被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研究中。本文对硅藻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乙酸丙酯的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固体超强酸Al2O3/SO42-、阳离子交换树脂附载Fe3 、硅藻土附载硫酸盐、无机盐及稀土氧化物等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丙酯的方法.通过比较发现硅藻土附载硫酸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产品收率,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以天然硅藻土为模板,糠醇为碳源,通过模板法能制备了多孔炭材料.N2吸附研究表明,此多孔炭的比表面积为542m2/g,中孔率可达54.7%,是一种既有微孔,同时也富含中大孔的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硅藻土基负载Fe^3+/Mn^2+双金属催化剂对对氯苯酚溶液进行氧化降解,以TOC值考察其降解效果,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催化剂用量和H 2O 2投加量条件下,对对氯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壳聚糖(CSN)对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实验,表征了壳聚糖的絮凝机理,同时与三氯化铁复合处理生活污水,确定了其最佳用量配比,大大减少了壳聚糖的用量.与常用絮凝剂相比具有良好的CODcr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硅藻土为原料,应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工艺中,巯基硅烷A-189的用量对白炭黑吸油率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白炭黑产品粒度分布均匀,可达纳米级,用W4的巯基硅烷改性所得产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其值为271.105m2/g,改性剂分子与白炭黑颗粒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利用FeSO4和H2O2体系作引发剂,致使芋艿细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探讨了温度、时间、H2O2浓度、丙烯四胺浓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接枝共聚物作为高分子絮凝剂,对硅藻土悬浊液、洗煤废水、酒糟离心液的絮凝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