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九九五年,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时间载入中国乒乓球史册,那一年中国男队打了翻身仗,孔令辉和刘国梁联袂开创黄金一代,中国乒乓球再次站在顶峰,当年只有十几岁甚至几岁的这批现役国手们,或在现场或在电视前感受了那份澎湃激情,然后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乒乓球的路上坚定地走着。十年之前,他们对于“国家体委训练局”大院充满憧憬,十年之后,他们坐在散落一地乒乓球的球馆里回忆着他们的1995年。  相似文献   

2.
感谢乒乓     
《乒乓世界》2008,(11):146-146
Lixiang:从张怡宁第一次打世乒赛开始.我不仅认识了她,也爱上了乒乓球。虽然我球技不高。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乒乓球的热情,每个月底是我最开心的一刻,因为会有一本名叫《乒乓世界》的书陪我分享着国手们的喜怒哀乐。欣赏这些的同时,乒乓球也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学着刻苦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当国手们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无一不是以奥运会夺牌作为答案,但就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十位体育爱好者比国手们更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参加了由中国乒乓球队指定球鞋赞助商美津浓举行的“绘制梦想”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5,(7):i026-i027
沉寂二十多年的唐山乒乓球界.近日被老国手徐向东掀起了波澜——由他倡议牵头.在市政府和市体育局鼎力支持之下.唐山市体校的近50名乒乓球小队员“升级”为俱乐部队员。5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蔡振华和河北省体育局局长王国强专程赴唐山.为唐山市第一家市级乒乓球俱乐部揭牌。  相似文献   

5.
球星手把手     
巴力园长:尽管已经打了很多年的乒乓球,但我却一直没能学会高抛发球。巴力能不能请哪位国手来给我传传秘诀?北京 常笑  相似文献   

6.
如果要问目前最大的乒乓球市场在哪里,或许一时难有定论。但如果要问群雄未来在何处逐鹿,除了中国,不会有第二个答案。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综合性运动品牌,美津浓推出全系列乒乓用品,显然怀揣在中国再焕青春的梦想。趁国手们参与测量的间隙,美滓浓国际营销专务董事 Mr Ueji向本刊勾勒了这一梦想的轮廓——  相似文献   

7.
粘拍全攻略     
曾经以为,传闻都不过是捕风捉影罢了,尤其当我听到这样一个传闻——某国手用过的套胶上胶水残渍搓下来有乒乓球那么大,我更是不屑—顾。直到有—天,两块国手换下来的套胶摆在我面前,—块是正胶,一块是反胶,面积却都比通常的拍面小了整整—圈,而这—圈的间隔至少是1cm,我才明白,无风不起浪。  相似文献   

8.
唐强 《乒乓世界》2010,(3):150-150
要说乒乓球技,我顶多算个门外汉,只会发完下旋球后胡抡几板;要说追星,我也算不上铁杆,顶多是个接触过几个国手的业余级球迷;要说乒乓球知识,跟其他混迹于各大乒乓球网站的资深达人相比,我也只是个新手。但这并不妨碍我有着对乒乓球的一腔热血。  相似文献   

9.
刘强 《乒乓世界》2006,(8):50-52
总想好好写写王永刚,却总由于过于熟识的缘故感觉无从下手。从2003年与王永刚结识至今,三年来频繁的接触让我对这位家多老国手的感觉越来越深刻,以至于提起笔来思绪万千却一时难以理顺。毫无疑问,这位亚洲冠军就是为乒乓球而生的职业人。他可以谢绝国外俱乐部的高薪,却难以抗拒家乡国球事业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有他毕生追求的梦想和难以割舍的情结……刚刚在哈尔滨结束的2006龙世界男子乒乓球争霸赛,王永刚作为赛事的发起者之一,再次以他的汗水和激情印证了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上小学的时候,常做乒乓球冠军梦。那会儿,正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作为国球,乒乓球已非常普及了。每每听老师讲乒乓国手们在世界大赛上的风采,心里就常想,什么时候我也去拿他个世界冠军。三年级的下半学期,公社要组织一个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我有幸被教练选中...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在同前国手郭仲恭学习、切磋球艺时,谈到了乒乓球带给我的诸多好处。他嘱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给《乒乓世界》。近日,夏娃见我。谈及此事,遂应邀成此短文,借刊物的一席之地,同球友们聊聊天。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徐州铁路第四小学,如今有了点名气.这是因为乒乓球世界冠军杨影和现役国手闫  相似文献   

13.
周到  赵晖 《乒乓世界》2006,(5):31-31
恐怕连马龙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17岁半的时候.会与大他10岁,并且两次在国内大赛中击碎他冠军梦想的王励勤一起征战世乒赛团体赛.会有机会去争夺乒乓球运动员心中份量最重的斯韦思林杯!  相似文献   

14.
刘小明 《乒乓世界》2009,(8):154-155
我在体育记者岗位上不知不觉间走过近30年,就快要走到离退休干部局的大门口。30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中,我采访过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跑过田径、游泳、各大球小球,唯独对乒乓球有着深深的情结。我同一代代乒乓国手以及普通基层教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当作乒乓球专项记者。  相似文献   

15.
出征2000局     
我,对国球入了迷的,三天不打球,晚上梦中就会与球友过招的纯业余“高手”,毫不夸张地说:乒乓球已融入了我的生命。刚进机关的时候.我的基本功很差、败在高手拍下时就虚心请教,人家说得从基本功开始练起于是看电视直播时就模仿国手们的身手练步法,做动作。进入机关...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队打球时,我和高军的关系特好。这次是专程从汉城赶到大连参加高军婚礼的。”10月10日,在乒乓球国手高军的结婚仪式上,四年前远嫁韩国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焦志敏这样说。只见她身穿花色套裙,容貌俏丽,风度依旧。早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就有焦志敏与韩国乒乓球运动员安宰亨制相恋的传闻。转年,退役挂拍的焦志敏突然宣布远嫁韩国,与安宰亨喜  相似文献   

17.
1971年出生的张琴是上世纪90年代的国手,右手横拍两面反胶打法,来自江西南丰。她16岁进入国家队,23岁退役,7年的国手生涯锻造了她愿意接受挑战的性格。1993年,张琴代表国家队参加了第42届哥德堡世乒赛的三个单项比赛,而她的世界排名也曾一度高达第7。1997年,张琴东渡日本,参加日本乒乓球职业联赛。4年后,她返回故乡,拿起教鞭,担任江西省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做乒乓球国手,某种意义上是不幸的,因为你只有比别人流更多的汗,练更多的球,像苦行僧般苛求自己,才能不负国人对国球龙飞凤舞的期望。但乒乓国手们又是幸运的,不仅有许多幕后英雄众星拱月,更有像"李宁"这样世界级的民族运动品牌,在为国手们量体裁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从2000年到2006年,一款款李宁国服在世界赛场上同国球的光荣与梦想交相辉映,无不承载着李宁人为国手英姿"画龙点睛"的守望与希翼。"李宁"之于国手,虽非母子之情,却是血浓于水,因为彼此正如"李宁"使命所言,都是"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以期"让运动改变生活,追求更高境界的突破。"但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为了给这样一支冠军队的服装"画龙点睛",李宁国服的设计者必须"分身有术",同时担当起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9.
德国,曾经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的最佳去处。那里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俱乐部联赛,有高出中国国手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有宽敞的住房,优雅的环境,德国或者日本产的小汽车。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这样的生活条件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 因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并且有了自己的乒乓球俱乐部联赛,很多乒乓球选手宁愿在国内延续自己的运动生涯;因为几年前日本人搞起了健胜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期待改为月刊增加杂志而码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中学生,非常喜欢乒乓球运动,也非常爱看《乒乓世界》。我家乡的书店里很难见到乒乓球方面的书刊,幸好有《乒乓世界》一直陪伴我,使我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我想向《乒乓世界》提几点要求,请编辑同志考虑:1、出刊间隔时间大长了,希望能改为月刊,并增加页码。2、多刊登一些国外比赛情况。3、及时刊登一些重大比赛的分析和赛况介绍。4、希望在《明星档案》中介绍外国运动员。5.希望能看到国手们的自传式介绍他们生平的文章。祝《乒乓世界》越办越好!球迷张之编辑即答:首先告诉张之同学和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