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是长碳链二元酸发酵生产中的常用菌种,而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HP-2-48是一株高产DC12的优良生产菌株。本文对十二碳二元酸的发酵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青霉素钠盐、尿素、丙烯酸、pH值对菌体生长、产酸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并据此建立了长碳链二元酸新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氨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青霉素发酵属单一纯菌种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中的溶解氧浓度CL高于菌体的C长临时,菌体的呼吸不受影响,青霉菌的各种代谢活动不受干扰;如果培养液中的CL低于菌体的C长临时,菌体的多种生化代谢就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产生不可逆的抑制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异常现象,所以溶解氧对生长菌的代谢过程及最终产物的生物合成起着绝定性的作用,详细阐述了梅特勒O2-Sensor溶氧电极在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应用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桔子香精、香蕉香精、菠萝香精、苯甲酸钠、食用红色素、食用黄色素、味精7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蚕豆和大麦姐妹染色单位交换(SCE)的影响。结果发现苯甲酸钠和香精类都能强烈地诱导蚕豆和大麦的SCE增加,而味精和食用色素却不影响SCE。提示在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中有些不是诱变剂,但苯甲酸钠和香精类可能是一类较强的DNA诱变剂。  相似文献   

4.
N+离子注入选育色素产生菌Monascus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0 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38.1%,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香蕉枯萎病严重侵害着世界各国香蕉的种植,而目前的生物防治多以真菌和细菌为主,放线菌相对较少,红树林放线菌的应用更是少见。作者从红树林土壤分离得到具有较强香蕉枯萎病拮抗活性海洋放线菌X3804,其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和4号均具有抗性。本文通过对X3804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拮抗活性强弱以及16SrRNA序列测定的研究以检测其抗枯萎病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X3804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和4号均具有较强抗性,其在ISP2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菌落的基内菌丝为白色,褶皱伞状,气生菌丝呈青黑色,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可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四种碳源培养基上生长;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其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wuyuanensis FX61T~T(JX010725)的相似率为99.85%。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6)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现代发酵工程所包含的内容和阶段,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发酵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油脂、功能性产品、单细胞蛋白生产研发中的应用,最后对发酵工程在食品工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制药发酵工艺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制药发酵工艺技术进行综述。控制发酵过程的物理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搅拌转速、搅拌功率、空气流量、浊度等。控制发酵过程的化学参数主要有pH值、基质浓度、溶氧量、氧化还原电位等。控制发酵过程的生物参数主要有菌丝形态和菌体浓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品制造工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食品安全重视的不断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检测正逐渐规范。作为现代食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不仅仅起到食品口感、口味的调节,在食品防腐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如何进行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是目前食品检验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就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主要考察温度、酸度、光照、常用食品添加剂对桑堪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找出桑堪色素在食品中使用及加工含有桑堪色素的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为生产上应用桑堪色素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来,食品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一个重要的发明,但一提到食品添加剂,人们总是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尤其是今年来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添加剂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得人们谈"剂"色变。但食品添加剂所涉及的范围众多,若想要规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原则,则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体系。本文就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我国现在食品添加剂在哪几方面的疏忽导致其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即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市场监管不严格以及人民群众对食品添加剂不了解这三部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为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指明一条道路,使食品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对于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接受途径日益多元化,在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该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在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在校大学生普遍对传承红色基因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作者提议,可以通过营造教育氛围、丰富活动形式等途径来提升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孙晓华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5,21(2):236-241
以滤纸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采集的样品中筛选出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38株菌株。采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进行粗选,得到10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这10株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得到4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这4株菌株进行碳源、温度、pH值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真菌3和真菌6的适应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情景模拟实验,探索了产品满意度、评论动机及评论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满意度显著影响评论动机,非常不满意与比较满意情景下的评论动机无显著差异;评论长度和评论性质与个人娱乐、社会义务及关心其他消费者三个动机显著相关;评论性质、评论一致性和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潜在消费者对评论的道德感知。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真菌对染料的脱色特性,利用分离得到的短刺小克银汉霉对偶氮染料刚果红进行了脱色研究.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能在3h内使刚果红脱色率达到96%以上. 在通气脱色体系中研究了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不同pH值、脱色温度、摇床转速、盐度等条件下对刚果红脱色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短刺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在温度为33℃,pH6.5,摇床转速120r/min的条件下对刚果红具有最大脱色率,染料溶液中盐浓度对脱色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 在刚果红50~2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小克银汉霉菌丝球对刚果红吸附脱色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 菌丝球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等温方程模型表达,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菌丝球对染料的吸附行为(R2>0.999).  相似文献   

15.
李雪  李运刚  何娇楠  罗贤 《资源科学》2016,38(6):1149-1159
国际河流水文变化和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从全流域尺度分析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基于元江-红河流域干支流6个水文站径流数据以及64个气象站降水、气温数据,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特征、径流变化趋势和周期性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元江-红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约80%的径流量集中于汛期(6-11月)。支流站点的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大于干流站点,所有站点径流集中期均表现出提前的趋势;②径流年际变化剧烈,具有明显的丰枯特征,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为枯水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为丰水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为平偏枯水期,90年代中期-2002年为平偏丰水期,2002年以后为枯水期;③1956-2013年元江-红河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李仙江站减少趋势显著;R/S分析表明未来径流量可能呈增加的趋势;④蛮耗站和李仙江站的周期变化主要是4a、6~9a的年际变化和21~22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Son Tay水文站在8~10a和21~22a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周期与上游蛮耗站和李仙江站基本一致;⑤流域降水变化是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径流年内分配特征,但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揭示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的内在机理,以S-O-R模型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以探讨人际互动、社会支持对信任及其社会化商务意愿的影响。通过问卷方式搜集339份有效样本,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能力、诚实与善意的信任均显著影响社会化商务用户的购物意愿和分享意愿;感知专业性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善意和诚实的信任,而感知相似性则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和善意的信任。此外,信息支持显著影响基于能力和善意的信任,而情感支持显著影响基于能力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4条人工合成抗菌肽的抑菌和溶血作用。在大肠杆菌悬浮液和绵羊血红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溶度的人工合成抗菌肽,观察其抑菌效果和溶血作用。同时,用圆二色谱仪测定抗菌肽的二级结构。在4条人工合成抗菌肽中,抗菌肽CM-S的抑菌效果为最佳,最小抑菌溶度为25μg/mL,而LB平板菌落的杀菌溶度为50μg/mL;在对绵羊血红细胞的溶血试验中,CM-S在50μg/mL时无溶血作用,100μg/mL时只表现出轻微溶血特性;用圆二色谱仪测定CM-S的二级结构,在2.5%SDS溶液中,208 nm和222 nm出现典型α-螺旋特征峰。人工合成抗菌肽CM-S,含有17个氨基酸,呈典型α-螺旋结构,对大肠杆菌的抑杀效果显著,且溶血性很低,有良好的临床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all stones is essential for aetiopathogensis of gallstone disease. We have reported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of total cholesterol bilirubin, calcium, iron and inorganic phosphate in 120 gallstones from haryana. To extend this chemical analysis of gall stones by studying more cases and by analyzing mor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of total cholesterol, total bilirubin, fatty acids, triglycerides, phospholipids, bile acids, soluble proteins, sodium potassium, magnesium, copper, oxalate and chlorides of biliary calculi (52 cholesterol, 76 mixed and 72 pigment) retrieved from surgical operation of 200 patients from Haryana state was carried out. Total cholesterol as the major component and total bilirubin, phospholipids, triglycerides, bile acids, fatty acids (esterified), soluble protein, calcium, magnesium, iron, copper, sodium, potassium, inorganic phosphate, oxalate and chloride as minor components were found in all types of calculi. The cholesterol stones had higher content of total cholesterol, phospholipids, fatty acids (esterified), inorganic phosphate and copper compared to mixed and pigment stones. The mixed stones had higher content of iron and triglycerides than to cholesterol and pigment stones. The pigment stones were richer in total bilirubin, bile acids, calcium, oxalate, magnesium, sodium, potassium, chloride and soluble protein compared to cholesterol and mixed stones. Although total cholesterol was a major component of cholesterol, mixed and pigment gall stone in Haryana, the content of most of the other lipids, cations and anions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gall stones indicating their different mechanism of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针对赤潮生物提出具有较高准确率的实时自动分类方法,本文提出采用ReliefF-SBS进行特征选择,即针对赤潮生物图像原始数据集进行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原始特征集进行特征选择以去除特征集中的无关特征和冗余特征,得到最优特征子集,减少它们对分类器分类精度的影响。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分析,同时验证了对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KNN)和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分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技创新团队运营阶段,运用生产效率测定指标构建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并提出增效的重点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而团队计划的重点是从假设探索向实践运用的方法研究。以某企业总部及其事业部18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时间节点(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9个月)对创新增效要因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增效60%~80%的要因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第3个月以假设探索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而第9个月以实践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并验证了以上两个时间节点中团队活动计划重点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