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现代语言学研究中各种“本位”说接连出现,从“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到“小句本位”.“字本位”的提出者,企图换一种眼光,结合汉语特点,从汉语本身出发为汉语研究找出一条新路.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语言学的立论精神,试图实现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和现代语言学与汉语传统研究的结合.本文回顾了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字本位”理论的阐释和研究,对运用“字本位”理论指导对外汉字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字本位”理论在语言学界是一个新兴而有争议的理论,文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界一方面应有选择地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来改进我们的认识,进而改进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也不可无限扩大“字本位”理论对教学的影响。我们不能否认“词”在汉语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字的教学也并不能取代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字本位”思想与“词本位”思想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汉字是汉语言学习的基础,本文从对外汉字教学的角度受“字本位”思想启发分析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处于口语课、语法课的附属地位,“随文识字”基本没有体现汉字教学的特点和汉字教学的规律。制约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了解决汉字难学的问题,学术界出现了关于“本位论”的大讨论。而“字本位”则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种理论。本文对“字本位”理论以及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字本位"理论是在"词本位"理论对汉语语法理论解释力不从心的时候,汉语语法研究者所做出的突破。它指出了汉语和印欧语的重要区别,摆脱了印欧语的眼光。虽然"字本位"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文化教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章章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24-126
在"词本位"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汉字的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几乎成了汉语学习的障碍。"字本位"理论是针对汉语自身特点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也已显示出其显著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理论发展尚未完善,实践也并未充分,"字本位"理论和教学法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对"字本位"理论进行了思考,并考察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使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评介"词本位""语素本位"和"字本位"的本体研究、本位观和教学本位观,并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角度,思考不同的本位观在教学中综合运用的可能性。各个教学本位都具有其他教学本位不能替代的教学优势,试图寻找一种贯穿始终的"最佳教学本位"是不可行的。这主要是由汉语语言系统的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任务应该综合不同的单位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吃”和英语“eat”两个语言单位在意义、构词、同义词以及语法搭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文化等外因以外,两种语言在基本语言单位上的不同一性是造成这些差异的重要内因,即汉语的字本位与英语的词本位是形成汉英语言各自特色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蒙古国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蒙古国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问题,提出以字本位为中心结合词本位的汉语教学方法,并提出词汇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字本位”理论把“字”看作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提出汉语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离心、向心两种结构方式逐层扩展,形成各级字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看,以“字”为核心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必然会具有更高的效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词的能产性与常用性这对矛盾.由此,本文提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在传统的逐词处理的基础上,穿插国内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组词扩词法”,并以比较多样的手段加以强化.本着这一原则,作者于2003~2004学年第2学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汉语言系2-2A和2-2B两个平行班的口语课教学中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验.实验持续一个学期,经初、中、末3次专项水平测试检验,发现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班,其平均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检验).由此验证了在词汇教学中合理运用“字本位”方法可以实现更高效率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效果更好的英语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两个年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明显优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沿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12.
本从认知心理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角度,着重探讨认知法和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互补性。阐明了辩证地运用两法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汉语被试和英语被试分别以汉字和英语单词为刺激材料,探讨了双语短时记忆编码的方式。结果表明,双语对不同语言的信息具有某种偏爱,母语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编码方式:显示通道对短时记忆编码操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会运用不同的编码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力 《教学与研究》2004,4(4):71-77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表现在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 ,即 :2 0世纪 5 0年代选择的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 ;80年代选择的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外延型全面发展”道路 ;世纪之交选择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历史性的选择 ,既是特定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 ,同时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我国工业化道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用1891年的(英华福州方言词典)为基本资料对19世纪的福州土白语汇进行语言年代学的考察。经测算,福州方言与北方汉语的分离时间在公元767年-1020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交际法教学强调按学习者的不同需要确定教学目的,主张教学过程交际化,把教学过程和培养交际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而开始于80年代的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使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这两种教学法都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二者存在着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以及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提出了以内容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法。文章分析了在英语课堂上实施以内容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法的必要性,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阶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尽阐述了汉字三维文化结构分析教学法,从汉字的“教育能”、“文化能”和“智力能”等三方面进行解析,说明了汉字三维文化结构分析教学法对语文的启范教育、基础教育与汉字、汉语的专业教育教学具有全面开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来,通过目标语来教授外语的教学原则在外语教学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它排斥母语在课堂中的出现,主张通过纯外语输入使学习者获得有效的外语输出。然而,国际上近年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对目标语教学原则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双语教学原则,强调母语在教学中的作用。目标语原则与双语原则看似互相排斥,其实二者可以融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质疑主流: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有自己的起源、发展的脉络轨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己力量”。区域性、民间性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调和真切意蕴。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反思,力图打破把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视为农业文化附庸的现象,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