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儿童车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坐火车去首都一所大学讲课,他十分着急,而火车却开得很慢。这时来了一位查票员,问马克·吐温:“您有票吗?”马克·吐温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仔细地打量了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但我买车票时还是孩子。”作家与鱼有一个很想成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信给马克·吐温,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信中写道:“听说鱼骨头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你吃了多少鱼?吃的是哪种鱼…  相似文献   

2.
社会上“经典”两个字用得多起来了。开初爱用这两个字,是学院里的教授们,好像是他们的专用品。后来教授用得多了,引出了好多人的不满,觉得这样大方地乱用“经典”二字。其行为如同医生开大处方,得个感冒,给一堆进口的高档药。后来,经典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3.
乘火车     
马克·吐温乘火车到外地去演讲 ,火车开得很慢很慢 ,他十分着急 .查票员走过来问马克·吐温 :“先生 ,你有票吗 ?”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看 .查票员对他看了又看 ,然后对他说 :“我看不出 ,你竟然是个孩子 !”马克·吐温答道 :“我现在不是孩子了 ,但我买这张票的时候 ,还是个孩子 .可见 ,火车开得太慢了 !”乘火车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爱上了一个叫莉薇的漂亮姑娘,但姑娘的父亲表示,由于对马克·吐温的为人不够了解,所以不能答应他的求婚,除非马克·吐温能提供有关证明他品行的材料。后来,马克·吐温果然搞来6位知名人给他证明的材料。这些材料中讲了许多对马克·吐温不利的话,而且对这桩亲事表现得毫无热情。尽管这样,马克·吐温还是把材料交给了莉薇的父亲。  相似文献   

5.
据说,美国有一位百万富翁,他的左眼坏了,花好多钱请人给装了一只假眼。这只假眼装得真好,乍一看,谁也不会认为是假的。于是,这位百万富翁十分得意,常常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有一次,他碰到马克·吐温,就问道:“你猜得出来吗,我哪一只眼睛是假的?”马克·吐温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百万富翁万分惊异,说:“你怎么知道的?根据什么?”马克·吐温回答说:“我看,因为你这只眼睛里还有一点点慈悲。”  相似文献   

6.
休闲广场     
名人的幽默○李军罗斯福保守秘密罗斯福在当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任职。有一次,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守秘密吗?”朋友回答:“当然能。”罗斯福说:“那么,我也能。”接着就再也不开口了。马克·吐温的道歉启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于对国会政客的不满,在一次宴会上说:“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这句话引起议员们的强烈不满,纷纷要求马克·吐温予以澄清并道歉。马克·吐温无奈,只好在报上刊登了如下启事:“日前我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让路外国作家马克·吐温一次上街,正好和一个骄横的年轻人碰了个照面。年轻人气势汹汹地说:“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旁边的人看看年轻人,又看看马克·吐温,看这僵局怎么收场。没想到马克·吐温侧身而过,口中只说出两个字:“我让。”马克·吐温走过去了,人群发出了笑声。原来大伙理解了,那两个字是“我从来不给蠢人让路”的延续,也就是说他给蠢人让路,只是没有把话说明、说透。故事中的双关语含蓄、敏锐,让文章更耐人品味。我们在平常的说话中,时不时就会迸发出好句子,甚至还会有奇思妙语。把这些句子放进文章中,还愁写不出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49号公路沿途小镇“天使矿营”,本来并不在我的宿营计划之内。停车加油后,我踱进一间古董店,目光落在橱窗里一本早期发行的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蹦跳的青蛙》的单行本上。“他就是在这个楼上的旅店里写完这篇小说的。”女老板笑嘻嘻地说。“马克·吐温?”我有一点儿好奇。“写完了这篇小说,他索性爱上了这个小镇,还逗留了相当一段日子呢。他后来住在离这里几英里的一个小山顶上写作,晚上骑马到镇上喝酒取乐。你要是对他有兴趣,不妨在这里呆一个晚上。”女老板一边收下我买下那个单行本的3美元,一边热心地说。马克·吐温是我成…  相似文献   

9.
认识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席前,那位作家紧张得发抖。“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他。“我十分紧张!”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到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出丑,我就心神不宁。”“你不用害怕,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  相似文献   

10.
我知道你一定喜欢幽默的老师,对吗?老师每天对着你说这说那,如果他(她)不是个风趣的人,那多叫人腻味。其实不光是老师,我们的朋友,哪怕是个仅有一面之交的人,如果他幽默风趣,我们就会喜欢他。你是这样吗?如果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位叫马克·吐温的作家。先来听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吧!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则补脑,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很多的鱼才行,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他问马克·吐温:“您是否吃了很多很多的鱼,吃的又是…  相似文献   

11.
经典     
社会上"经典"两个字用得多起来了。当初爱用这两个字,是学院里教授们,好像是他们的专用品。后来教授用得多了,引出了乱用"经典"二字,其行为如同医生开大处方,得个感冒,给一堆进口的高档药。后来,经典这两个字到处都可见,于是,只好对经典两个字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坚定的后果     
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年轻时热衷于发明创造。他一生中,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的投资多达50多万美元。但那些项目却没一个成功,他的投资都打了水漂。后来,马克·吐温心灰意冷,发誓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了。一天,一个年轻人登门拜访这位大文豪。来访者胳膊底下还夹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年轻人发明了一种新装置。马克·吐温说自己有过无数次投资失败的教训,再不打算冒任何风险了。“我并不指望巨额投资,”年轻人说,“只要500美元,您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想起自己刚发过的誓言,马克·吐温还是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只…  相似文献   

13.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马克·吐温年轻时立志要成为大商人。于是他用家中所有的钱创办了一个公司,但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就因他的管理不当而倒闭了。马克·吐温并没有放弃,他又从亲友那里借钱,从银行贷款,重新成立了一家公司,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公司又倒闭了。后来马克·吐温又经营过其他几个公司,但也都以失败告终。到马克·吐温40多岁时,他已负债累累。这时他的妻子告诉他:“既然你不善于经商,还是放弃吧。我看你写作方面还有天赋,不如写作吧!”马克·吐温仔细思考后,认为妻子说得对。于是放弃经商开始写作。不久后,一部作品诞…  相似文献   

14.
美国杰出小说家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曼斯,马克·吐温是笔名。"马克·吐温",英文中意为"两寻"(即12英尺),作者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笔名呢?原来,马克·吐温出身贫寒,他四岁时,举家迁到西西比河西岸的汉尼巴尔城。长大后,受雇当上了汽船上的领航员,长年奔波在密西西比河上。领航员领航时,水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自述过这样的一则轶事:有一天,马克·吐温到教堂去做礼拜,刚巧当天是由一位外地来的牧师讲道,重点在于募捐。 马克·吐温端坐在台下,仔细聆听着牧师讲述他的教区亟需一笔钱的各项用途。听了五分钟后,马克·吐温深深觉得自己应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早年当过水手,马克·吐温是其笔名,是水手常用的一个术语,即“水深12呎”的意思。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作家。本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经历了从轻快调笑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是中国人民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他的父亲是一个地方法官,收入微薄,家庭负担繁重.马克·吐温上学对就干各种杂活,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便开始了独立谋生.他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人、领港员、金矿工人、新闻记者等。他一生接触的生活面特别广阔,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马克·吐温是一位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是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家,他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他的作品具有众多的层次,无论年龄大小,也不论文化修养高低,人人都喜欢读,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汲取不同的精神养料。他的语言艺术是卓越的。马克·吐温只上过几年小学,他的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经过他的加工锤炼,进一步创造了美国的文学语言;同时奠定了美国文学轻松愉快的、幽默的民族语言风格,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通篇横溢着幽默趣味。马克·吐温所有文学艺术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海明威这样评价这本书:“一切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这两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马克·吐温笔下“顽童”的文学形象一百年来饮誉世界,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小说之一。那个顽皮、放荡不羁、爱恶作剧、想法奇特、天真烂漫的汤姆-索亚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