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教师智慧是教师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批判性认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智慧是个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且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2.
教师智慧是教师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批判性认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智慧是个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并且具有以下四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3.
教师智慧对于教育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智慧是理论知识和默会知识的集中表现,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是教师对教育实践反思的产物,其中内含着创造成分。教师智慧的养成,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为教师创设智慧形成的条件;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校本研究(如教学叙事、人种志研究、案例研究等),以促成教师智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智慧教育的大背景下,搭建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师跨校交流平台,运用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师跨校交流方式,开发促进智慧教育实践的教师跨校交流的资源,能有效提升教师实施智慧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及其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经验与教育理性、情感的有效嫁接、整合、融会和升华。新课程理论及其实施、教师的成长发展呼唤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的研究,寻求教学实践智慧培养的策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创新。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教育》2007,(6):63-63
本书是“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紧扣“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这一丛书定位,就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教师智慧的类型及其获得途径——展开。作者认为,“实践”有“操作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两种,教师实践应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教师的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只能在实践中养成。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从教师的培养开始直到教师光荣地退休。这一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智慧在不断地学习中和教育实践中获取,经过教师个人反思,从熟练掌握到潜移默化地运用于实践。按照教师成长的特点,教师教育智慧可分为:教育准备,即教育理论智慧的获得;教育实践,即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并且获得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反思,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对理论和实践的超越,形成个人风格,也就是教育智慧的真正获得。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善的教育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深刻洞悉、深度思考、敏锐的感悟与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培育教师实践智慧的五大策略是:纠正偏失中培育实践智慧;节外生枝中培育实践智慧;化解难点中培育实践智慧;点化提升中培育实践智慧;细节触摸中培育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实践智慧是教师良好的理论素养的体现,推进学生学习深入开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研究和实践创新等途径,培养实践智慧。是教师优秀教学能力的反映。信息技术课堂需要教育实践智慧去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和个人魅力的修炼、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具有情景性、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和检验的过程。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实践反思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推动力,对话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替代父母关系"则是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情感基础。教师实践智慧不仅对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也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惠 《教育探索》2007,(4):71-72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封闭性与定向性、职前职后分离、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不分、施教者学历层次偏低等弊端.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的教师教育必须向非定向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向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转变,向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分离转变,向高学历层次转变.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道德从本质上是教师自我实践的产物。教师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部分。如果教师道德水准不能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而加以提高,而是由环境诸因素所左右,那么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就应该受到质疑。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道德从社会的纯粹理性演变为教师个人的实践理性,并进而从个人实践理性升华为教师群体自觉遵守的纯粹理性。它是教师道德自我塑造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教育除了运用必要的行政管理措施外,更应当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具有示范、激励、熏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格魅力的教育功效,为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塑完善人格,以素质提高素质,以人格塑造人格。为此作为教育应当确立“三个意识”--修身意识、民主意识、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教师的职业本质所经历的变化,引出现代的教师职业本质,并从现代教师职业本质出发构建师爱.  相似文献   

15.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而呈现一些特殊内涵,目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职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情绪控制能力方面、自我调节方面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应在加强学习、改善领导作风、完善管理体制、丰富业余生活等方面下功夫,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发展则以教师为本。尊师重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振兴经济、发展经济的希望所在。当前,高等教育面临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不论是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不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急迫要求,还是当前教育工作、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以及教师队伍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都急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本源.如何采用有效的培训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就培训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培训方式的创新、培训特色的塑造、考核机制的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是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进修学校应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突现了传统师范教育的缺陷.对目前师范院校教师的角色进行反思,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师范院校教师的角色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影响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激励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学生的成长和今后事业的成败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从教育激励的含义、实施教育激励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影响教师实施教育激励的因素,教师如何正确地实施教育激励,以及教师在实施教育激励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