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安琪 《小读者》2011,(2):26-27
我们又选取了一篇写春节的小作者的文章,这篇文章有些问题.编辑给出了修改建议,希望小作者能够多从细节处入手,观察生活.创作出优秀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2.
文中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可以应用在生物课堂教学上的数种小材料。这些小材料既简便易得,又灵巧实用,方便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3.
特殊的老人     
陈阳阳 《新读写》2009,(10):54-55
本文小作者在短短的篇幅内尽力地为读者展现了一种真实状态和情感,白描的笔法有些残酷地将并不美好的人和事展示给读者,也将自己迷茫的心情展现了出来。我们常说,“文章合为时而著”,但真的要自己脱掉伪装写下真话,却不容易。希望小作者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吃鱼     
近来,日本核辐射事故引发热议,人人谈“核”色变。本文小作者对此刻画得还真有些形象呢!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红烧肉吗?你们知道红烧肉是怎么做的吗?本文小作者就向我们描述了他看外公烧红烧肉的过程。小作者一定十分喜爱这道家常菜,当他回忆着红烧肉的味道时.“不知不觉嘴巴有些湿润”。因此,在他的笔下,看外公烧红烧肉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了。  相似文献   

6.
内部消息     
《小读者》2007,(9)
《运城日报》转载本刊作家点评的作品《小读者》从2006年1月开始,每期都邀请全国著名作家点评小作者作品,这不仅引起了全国小读者、小记者、小作家的浓厚兴趣,也引起了不少学校语文老师的关注,有些老师专门在作文课上宣读  相似文献   

7.
试过才知道     
前面这篇短文里的科学知识还真是不少,小兔牙现在都有些头大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来自《少儿科学周刊》的科学小精灵,嘿嘿,让她来给我们补充补充科学知识吧。科学小精灵:大家好!小作者在作文中写道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吸收热量少,使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减小,从而防止树干裂开。听上去很神奇,对不对?但是不是真的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我们要试过以后才知道。  相似文献   

8.
【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却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  相似文献   

9.
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写作文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这位小作者也不例外,在以往写作文的过程,搜肠刮肚也写不好.自从遇到了吴老师,写作文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0.
有趣的课堂     
在我们的印象中,课堂要不是安静而严肃的,要不是活泼而热烈的。不管是认真地做题,安静地思考,还是热烈地讨论,同学们上课都很专注。可是有时候会有些不速之客,也想来当课堂的小主人。看,这几个小作者就遇上啦……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害,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2007,(23)
议论文写作时,论述观点所选的材料要准确,要非常鲜明地起到为观点服务的作用。如果一则材料比较特别,但是其本身或者作者运用时所取的角度不能很好地为相应的观点服务,那就是无的放矢。有些同学的作文就是因为没有抓住观点的内涵,所以容易出现材料运用打  相似文献   

13.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  相似文献   

14.
(一)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中学生的作文过程,就会发现它与生活中实际写作的自然过程有些“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中实际写作是先有材料,后定题目。无论是写一部小说,一篇论文,一首小诗,作者总是受到生活中某人某事或某种景象的威触,觉得有话要说,这才酝酿文章的主题,最后定出个合适的题目。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奉命而作的情况,比如,根据工作需要,领导让你写个调查报告,工作总结什么的,从广义角度理解,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命题作文。不过,这种命题也只是个范围。作者根据这个范围得认真的调查研究,占有大量的材料,再经一番构思酝酿工夫,才  相似文献   

15.
作文课上,有些同学总觉得"没有材料写,不知道写什么好"。但有一个同学却例外,他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什么事物,只要抓住不放,都可以成为作文材料。他还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天,他随意把书架上的一个小泥人抓在  相似文献   

16.
我也要飞天     
老师的话若是不读完全文,还真让你以为小作者实现了飞天梦呢!小作者能够巧妙地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从事情发生的起因写起,然后将整个梦境活灵活现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上下文之间衔接得十分恰当。  相似文献   

17.
《少先队小干部》2011,(11):34-35
小编的话:亲爱的小读者,这个月向你推荐的,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奥黛莉·克伦毕斯的经典作品《屋顶上的小孩》,该书曾荣获2000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这是一个充满童趣而又有些伤感的故事,在阅读时我们总能在主人公薇拉身上看到作者的影子,可以说整部作品就是作者童年时的缩影。亲爱的小读者,去细心体会与感受吧!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6,(5):5
对于各年级的学生而言,发散思维都很重要。在阅读中,我们的大脑要像太阳一样,朝四周发散光芒,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文意。想成为"阅读小达人",发散思维阅读法你值得拥有!为什么有些同学一篇文章读下来,有时连作者的喜怒哀乐都体会不出呢?他们会说:"我怎么知道作者在想什么啊!"  相似文献   

19.
小辣椒的确有些辣,同学不小心把她的铅笔盒弄到了地上,她就得理不让;小辣椒又是一个乐于帮助人的好同学,关键时刻,把笔借给和自己经常吵架的同学。文章最后才告诉大家,小辣椒就是小作者自己,这样写是不是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竞标中,精彩的沟通能力成为这本书作者获胜的强大武器——因为他认识到,成败与否全在于演说。在排练中,作者发现,同伴们喜欢谈论这些材料却不乐意用演说的形式讲出来。他们是出色的演说者吗?有些是,但多数不是。那么,他们是伟大的演说者吗?不。虽然他们经验丰富而且有能力,但是他们的演说技巧不高。比如,有些人在演说时面对着他们的图表,而没有看着他们的听众;有些人则说话含糊。有一个名叫比尔的高级副总裁,在排练时居然在读自己藏在讲台下的稿子。除此之外,他们在演说时有的歪斜地靠在桌子上,有的无精打采地站立着,有的则把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虽然这些罪不致死,但这样显然是不得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