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爱国意识和公民意识.其中公民意识的最基本素质就是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由理想、道德、法律来支撑的.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其中公民意识的最基本素质就是社会责任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由理想、道德、法律来支撑的。  相似文献   

3.
增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学生公民责任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的途径很多,当务之急,要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的公民教育环境,积极开展学生公民实践活动,唤醒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这是"公民意识"概念首次在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规范性文件中出现.由此可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其价值和意义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5.
伍琼中 《广西教育》2013,(43):90-91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为此,应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精神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哲 《巢湖学院学报》2013,(1):52-54,6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平衡点,充分激发和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公民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核心内容,它以主体参与意识、权利责任意识、宽容精神、法治精神等主要内容和价值观念,因此,必须把它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培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学习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就是让学生将大学的学科知识应用于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加强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个性发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公民教育,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关于人的教育。在当代,公民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公民加强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地理学科作为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地理科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民教育关注价值观和道德规则的知识学习,更注重人格培养和行为引导;在养成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同时,注重公民义务及其社会行为能力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遵循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大学生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和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应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出发,以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标,推进大学生公民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冶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社会责任的认可,以及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取的手段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造就社会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1.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校园的主角,努力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主动参与学校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陶冶情操,对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实现公民教育目标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下形成的一种主体意识权利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使命。然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很难发挥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因此,需要对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进行革新,以推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公民意识是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理念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自我意识。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紧迫感,有利于大学生克服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消极影响,成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没有以培养公民意识为目标,因此,应建立以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立足点的大学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培育合格公民作为新的价值和目标取向进行分析,并构建包括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技能在内的教育内容体系,同时提出了加强合格公民培育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学社会教学大纲指出 ,开设社会课 ,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素质 ,有着重要意义。而在社会课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社会素质。一、明确社会课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纵观整个社会课教材 ,各部分都有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 ,结合教材 ,在社会课教学中应渗透以下教育 :心中有祖国、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民主精神等。1.在“认识周围社会”部分的教学中 ,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意义的公民教育就是灌输、倡导、普及人们原本没有的公民意识,并使之内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观念。促使人们养成对自身主体身份的正确认识,从而塑造公民的政治态度,使之能准确地把握自己同国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自觉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公民意识是一系列的具体观念、意识的集合。其中主要包括:独立平等意识、权利和权力意识、义务观(责任感)、法治观念、参与意识、理性精神。在我国现阶段,面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塑造其公民人格,并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加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威 《成人教育》2013,(4):114-117
社会责任感是作为主体的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同和情感体验。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应发挥好主渠道的作用、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同时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60):178-18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增强公民意识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者的基地和摇篮的重任,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完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和认知公民意识出发,通过对100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公民意识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了解当下中职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就增强中职学生公民意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服务学习是以社区服务为实践基地、以改善学生课业学习和提升学生公民意识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学习习得性高、教学实效性强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和公民教育手段。服务学习整个进行过程完整而缜密,包括准备、服务、反思和庆祝四个环节。服务学习对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高校教学方式改进提升、国家公民管理创新都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发源于美国的服务学习有着内在契合性,都具有提升学生公民意识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作用。针对当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存在问题,借鉴和吸收美国服务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伍琼中 《广西教育》2014,(47):95-96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校园的主角,努力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主动参与学校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陶冶情操,对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实现公民教育目标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