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正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侵权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称《侵权责任法》)厘清了中小学校(以下一般称学校)对学生受到伤害的相关侵权责任,探析中小学校在对未成年学生侵权行为的责任性质、内容。依据《侵权责任法》明晰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注意义务,有利于学校规范自身管理职责和行为,有利于稳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侵权的法律关系1.中小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在校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确定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基础;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为辅;学校承担侵权责任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15,(4):59-63
未成年人侵权是侵权法中特殊而又重要的问题,近些年未成年人恶性侵权案件多发,现实的需要凸显出立法的不足,我国对未成年人侵权的立法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并没有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可以作为侵权责任的主体。法律应当明确未成年人可以作为侵权责任主体,并适用自己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立法要在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和兼顾作为特殊侵权主体的未成年人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关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侵权责任的立法存在法律效力较低、责任不明确、免责事由和归责原则不统一等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为此种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最高法律依据,并对责任确定、归责原则、补充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的处理应明确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和过错原则以及法定的免责事由,有关的地方性立法应作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按其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民事环境侵权和行政环境侵权。对于民事环境侵权理论界已经做了深入的探讨,实务界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救济制度。而对行政环境侵权,我国尚未有完善的理论指导和健全的法律规范。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行政环境侵权的种类和危害及其相应的救济制度缺陷,来构建我国行政环境侵权的救济制度希望对我国的行政环境侵权的救济立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的侵权责任,迫切需要法律加以重视。对未成年学生与教育机构的法律关系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论证了未成年学生与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过错认定标准,列举出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的范围,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7.
邹敏 《教育科学研究》2012,(8):32-35,45
《侵权责任法》与教育主管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解释以及各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同构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承担问题的法律框架。《侵权责任法》把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侵权责任与监护人责任分列,将被侵权人的年龄因素纳入学校责任的归结要件,并明确了学校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以及学生在受到校外第三人侵害的情况下学校应承担责任的范围。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以之为依据,预防和应对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8.
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则多数判定由全部可能加害人共同承担侵权责任。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角度出发,这样的判决并不符合任何一个归责原则理论。在当前法律规范并未对此类侵权责任作明确规定的法制框架内,侵权之诉不宜作为受害人的最佳救济途径,而应另寻他路,如介入刑事公权力、工伤赔偿、意外伤害保险、生命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等,都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是环境侵权法律救济制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环境侵权的特点,从有效救济和全面考虑的思路出发,环境侵权的法律救济原则应该是:环境(权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兼顾,受害人保护之适度倾斜,事先救济与事后救济之并重,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之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侵权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称《侵权责任法》)厘清了中小学校(以下一般称学校)对学生受到伤害的相关侵权责任,探析中小学校在对未成年学生侵权行为的责任性质、内容。依据《侵权责任法》明晰中小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注意义务,有利于学校规范自身管理职责和行为,有利于稳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的自主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教师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往往只是被动地实现外界所订立的标准,执行外界所规定的要求.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知识片面化,通识基础薄弱,创造性不足,成就动机不高等弊端,严重阻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3.
论学生学习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学生学习中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反思能力普遍较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势在必行。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根据学者对自我意识的阶段性划分,可把学生的反思分为被动反思阶段、教师指导下的反思阶段和学生自主反思阶段。各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不同,反思内容也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提高成人高校和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从基础入手,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优化教材组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考察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特点及其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运用问卷法对204名高中教师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较高,家庭—工作冲突程度较低,工作—家庭冲突的程度显著高于家庭-工作冲突。(2)高中男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女教师,担任职务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未担任职务的教师,周工作时间40小时以上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显著高于周工作时间40小时及以下的教师。(3)高中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学校和国际学校课程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学校是一种以国际理解和思考问题的全球视角为价值取向 ,以世界范围的流动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学校。国际学校的课程是国际学校的灵魂和赖以存在的基础 ,其以培养学生能胜任和参与国际事务的基本能力为目标 ,在内容上 ,突出交流工具———语言的学习 ,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都市”热点有感而发,指出中国已有的城市史知识系统不够完备,难于获取从全景出发将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各方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中国都市的眼光,且不重视自下而上观看都市的角度。对于都市文化的个性,注意挖掘传统的地域意识和乡土文化根系,对“现代调整”和都市如何面向现代政治、商业文化的“中国经验”缺乏研究。至于都市文学,需厘清概念,借鉴现代文学与城的五种模式,理解城与人的关联,将都市的市民性、精英性、民众和知识分子及其都市管理者一并思索在内。触摸文学的都市之魂。  相似文献   

19.
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与市场机制--兼论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继续教育应采取市场机制并不断改革创新,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Their Hobbies     
Mike有四个好朋友,你能根据图中的提示猜猜他们的爱好是什么吗?Tom:I often play outside.I have a big tent,so I can stay on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