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新闻团体:天津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天津市新闻学会、天津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天津分会、天津老年摄影学会,天津体育记者协会,天津卫生记者协会。△在津设有记者站或派驻记者的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的新闻团体有:福建新闻工作者协会、福建新闻学会、福建体育记者协会、福建新闻摄影学会。新闻教育机构有: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中央一级通讯社、报纸派驻福建的有13个记者站,海外报纸有香港文汇报、香港经济导报在福建设了记者站。  相似文献   

3.
走访戈兰高地──一次难忘的采访陈勇对国际问题特别是对中东地区局势感兴趣的读者,一定不会对戈兰高地这个名称感到陌生。但是它始终似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了解它真实面貌的人并不多。我自1993年11月作为新华社派驻叙利亚的记者那天起,就一直期望着有一天能登上...  相似文献   

4.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07,(11):43-44
被新华日报派驻江苏省泰州市做驻站记者4年多来,我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幅),为宣传泰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全国省级党报、华东九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奖10多篇(次)。在  相似文献   

5.
记者要“跑”起来郑剑一位记者朋友,半年前被派驻香港。在一次通话中,我问他感受如何,同在内地报社相比,香港的记者有什么特点。他说,不大一样。两地情况不同,自然各有特点,不能简单类比,但差别也是明显的。这从对记者的不同谑称——内地的记者像“新闻官”,香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驻站记者,我从1991年起就被<中国青年报>派驻到江苏,并长期驻守江苏.如何宣传江苏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当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阵痛和矛盾,报道重大并有全国意义的突发性新闻事件?一句话,怎样做一名尽职合格的驻站记者?这是我经常思考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做企业报记者近10年了。自己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走过不少弯路。成功的采访印象倒不是很深,倒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体会到了做记者只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学会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与兄弟媒体沟通,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与内部编辑人员、甚至是总编辑的沟通。1993年,我走上新闻记者岗位,1994年初我承担了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胜利油田公安处治安科副科长陈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派驻南斯拉夫的记者有一百几十人。除中国记者外,路透社记者皮特·汉弗莱是唯一懂中文的外国记者。最近,他邀请我参观他的办公室。路透社记者站设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区的一幢楼房里,租用了第六层的一个套间,其中有两间编辑室,一间通讯室。记者站共有三名记者,只有皮特是从英国派来的,另外两位是聘用的南斯拉夫人,此外还有一位编外的南斯拉夫姑娘承担办公室事务。这里没有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新闻机构派驻南斯拉夫的记者有一百几十人。除中国记者外,路透社记者皮特·汉弗莱是唯一懂中文的外国记者。最近,他邀请我参观他的办公室。路透社记者站设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区的一幢楼房里,租用了第六层的一个套间,其中有两间编辑室,一间通讯室。记者站共有三名记者,只有皮特是从英国派来的,另外两位是聘用的南斯拉夫人,此外还有一位编外的南斯拉夫姑娘承担办公室事务。这里没有  相似文献   

10.
非洲之角的索马里,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新闻事业也极为落后。目前,新华社是唯一在索马里派驻有常任记者的外国通讯社。乍一看来,这里似乎是被西方新闻机构遗忘的角落。但是,我在索马里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耳闻目睹,深深感到西方新闻机构并没有忘记对这个地处偏僻角落里的穷国的注意和重视。相反,他们在当地雇用记者,十分注意索马里新闻的经营。目前,西方新闻机构在索马里雇用当地记者发稿的主要有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听说美联社也正在物色合适的人员担任其驻索马里记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方新闻机构十分  相似文献   

11.
他像一只催耕鸟,在唐山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不论是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就是龙全忠给我的印象。他现在是《河北经济日报》驻唐山记者站站长,厚厚的剪报本就是他笔耕10余载的结晶。在我的印象里,作为省报派驻记者,能像龙全忠这样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十几年的为数不多,据了解,河北经济日报社在全省各市派驻的记者站大多二至三人,惟独唐山站就老龙一人,日常许多政治、经济活动报道均由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声像档案》2005,7(1):60-60
派驻联合国总部的记者有权在总部大楼各处摄像和拍照,唯有安理会会议厅例外。这一特殊禁令是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颁布的。  相似文献   

13.
我198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众日报社工作,先在大众日报做了8年记者,接着到农村大众报做了11年记者、编辑,然后到城市信报做了两年审稿工作,2007年4月来到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回头来看,我的每一步都是幸运的--在大众日报德州记者站,我跟老同志学会了如何到基层采访;在大众日报编辑部学会了严谨;在农村大众报学会了协调与策划;在城市信报学会了灵活与运筹;在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学会了利他与感恩……因而,通讯<"三把尺子"量政绩>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有理由说:这是一个幸运者的头彩.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国家的省级电台中,派驻地、市(州)一级的记者站数以百计,驻站记者,作为一个记者群体,介乎于个体与群体之间,从机构设置上讲是副处(县)级单位,但人数上等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内蒙古通辽日报社工作多年,现就记者站如何抓特约记者队伍建设谈一点看法,与业界同行交流。内蒙古通辽日报社在通辽市所辖各旗县市区恢复设立记者站的工作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为何称之为恢复设立记者站?那是因为历史上通辽日报社在全市各旗县市曾设有记者站,记者是由报社专门派驻的,8个旗县市每个旗县市一名。这些派驻记者在当时为报纸的新闻宣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进入新世纪后,由于这些  相似文献   

16.
卢巍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40-141
笔者曾是河南电视台派驻鹤壁市的驻站记者,通过多年的驻站工作,认为这次"走转改"活动中,驻站记者应该发挥自己的驻站优势,让自己真正成为"走转改"活动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2002年7月,我有幸成为记者队伍中的一员,在从业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不怕吃苦,兢兢业业外,记者最需要什么?有一位老报人告诉我,做记者最需要的是学会思考,跑口只要认真研究同样会写出好的新闻! <维修花数千维权数万元>就是这样一篇经过深刻思考的作品,它获得2007年度大众新闻奖二等奖和2008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也是截至目前鲁中晨报获得的第一个文字类山东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派驻记者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他们心里有啥想法?出现了一些什么新情况?怎样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这些都是我们新闻界需要重视进行研究探讨的新课题之一。然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谈论得不多。我在这里谈些探讨性浅见,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学会用眼睛来看是任何一名记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摄像记者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摄像记者必须通过眼睛来发现和表现人、事、物的最佳视角。一名优秀的摄像记者更是可以通过眼睛来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作为辽宁日报派驻沈阳市的驻站记者,日常的采访报道需要从大量的会议中获得。而有些会议是总结前一段工作成绩,布置安排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