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襄阳市第七中学(以下简称"襄阳七中")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名学生营造快乐成长的空间",其精神内核是快乐成长教育。快乐成长教育的内涵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学生将来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能够迎接丰富多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的精神成长是教师精神成长的一个特殊领域。说其特殊,是因为班主任主要从事的是精神劳动,是与学生心灵沟通、促进其精神发展的精神活动。班主任的精神成长是指在一定教育文化环境的熏陶下,通过学习、实践、培训和自我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使班主任获得富足的精神生活,成为精神丰盈的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精神教育内涵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人的生存来说,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发展的向往,在根本上就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理想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教育,作为促进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社会工具,它不能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因此,倡导并实施精神教育,既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合乎人性的要求,也是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必然选择。什么是精神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为了  相似文献   

4.
哲学解释学揭示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理解"。教育通过理解培育人的精神,形成人的整体发展。教育者应通过对学生前经验、课程等的理解建构教育意义并使之与受教育者的精神发生关联,进而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因此,理解是学生真正与教育发生意义关联的方式,理解扩展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呼唤尊重人性的教育.我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心灵的美好和精神世界的极度丰满,这是教育最终的追求、之前教育界曾经热议过“钱学森之问”,在我看来,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就是不断地追求心灵的美好和精神层面的丰富。所以,不管在社会层面、教育层面,还是国家体制层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质上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精神的生长。但是既往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机械的层面,注重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生命的层面,缺乏对生命的关注,对精神的关怀。教育从本质上忽视了人的存在,迷失了它本来的方向,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变成了简单的技术行为、技术操作。这一缺乏,直接造成了学生精神的丧失、萎缩、变形,这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重视个体生命,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精神性生命的成长,是当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本质使命。  相似文献   

7.
人精神的建设面临若干难题,如人精神与“人类困境”问题、生存方式、全球伦理的价值冲突等。解决这些问题,需遵循人精神的构建原则,就是要在整体性中体现个体性、建构科学理性、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要体现现实性。在教育视野下,人精神的构建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融合,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融合,其途径是教育视界的融合、社会教养的培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独特的社会功能、培养科学精神和加强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丁丽  熊艳 《南昌教育》2006,(3):23-24
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舰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中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要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身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双重生命的存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根本旨趣,但制度化的学校场域中却遮蔽了学生生命。班主任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他人,生命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心理关怀本质上是生命关怀,追寻的是生命体的自主发展、精神成长和健康成长。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超越了传统以心理问题为指向的过于形式化、浅表化、封闭性、约束性、保守性的教育路径。它强调教育过程要直面生命的心理关怀,让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有助于人的生命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精神—心灵成长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关注生命、完善精神作为心理关怀的起点与追求;以自主发展、积极教育、健康促进为心理关怀的建构路径,积极创造生命关怀的广阔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