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
感悟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是"学大于教"的教学行为。教师应支持学生在理解、感悟、批判过程中建构知识。感悟旨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穷通事理,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内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艳玲 《科教文汇》2009,(22):171-171
初中政治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中升华情感,约束行为。教师要细心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将知识渗透到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是由许多概念、法则、性质等组成的确定体系。学生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改组或重新组建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着眼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地把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教学如同"做生意",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内容"推销"给学生,如果是强行摊派,学生肯定不乐意接受。唯有迎合"生"意的生意,学生才会满意地接受。而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唯有让学生事先在品尝知识中品味知识、在挑选知识中挑战知识,之后的课堂就成了学生交流知识经的"生意场"。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教学中,相关逻辑知识较多,不经要求学生能有效记住化学相关元素、性质以及化学反应公式,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些化学知识联系相关实物,让理论结合实践,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将化学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因此,仅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能很好的学习化学相关知识,而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同时能很好地培养知识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小玲 《科教文汇》2010,(21):121-121,129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直观教具的使用可以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各种教具来体现知识的外在化,借此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各科知识,而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教具在化学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曾金根 《知识窗》2014,(16):8-8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接受知识是有选择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在脑子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他们不再充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置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相联的任务,围绕任务展开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或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并获得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1.自学能力对中专学生的重要性 1.1自学能力是时代对中专学生的要求 中专学生是新世纪实用技术人才和劳动大军的中坚力量。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急剧膨胀,是时代的鲜明特点。面对烟波浩淼的知识海洋,中专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既少又窄,而且常常是滞后的。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科教文汇》2008,(33):173-173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数学素质,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结合教学工作中点滴体会,谈几点做法:一、自己发现知识波利维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第九册“比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商…  相似文献   

16.
王素芳 《科学中国人》2014,(3S):182-18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可以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何卉蓉 《知识窗》2013,(10):18-18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试卷能集中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教师发现学生知识的盲区.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总结解题规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的学习是无限的,学生在探究知识的道路上,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不断地延伸自己的知识储备。学生学习能力需要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就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开展来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掌握数学知识,进而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知识的讲解,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邢雅男 《今日科苑》2009,(12):249-249
"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20.
谢平 《科教文汇》2014,(3):175-176
人格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教育的全面性,通过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文化知识和人格教育的双重目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学生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