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文章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简要介绍核心素养和“问学课堂”两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导入情境、组织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效提问,通过优化学习流程、补充练习问题以及鼓励学生设计应用题让学生展开有效学习,最后基于学生的学、练成果设计问题,辅助学生梳理所学,构建“问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问”的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没有“问”,缺少“问”就缺少了生气,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教师就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创造性思维将会受到抑制。那么课堂教学中为什么一定要“问”呢?到底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否让学生在"问"中提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教师要从有"问"、敢"问"、善"问"三方面进行设计,使课堂提问更科学。  相似文献   

4.
现今,许多“满堂问”的课堂存在提问“过多、过浅、过碎”的“三过”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要治愈课堂提问的“三过”现象,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构建,以“主问题”搭建课堂教学的命脉,引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还课堂以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三学”课堂就是以学科核心骨干知识作为载体,落实课程内容结构化教学要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特点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自学、合学、展学”,在生成学生学科素养的基础上促使核心素养生长的课堂教学。这一课堂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让他们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及能力,借此来促进他们后续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应用“三学”课堂模式,带动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阅读学习,以此来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彩迭出的课堂提问往往能使课堂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课堂提问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引领学生形成对学习问题的一系列“疑惑”。造成认知上的“不平衡”,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知与旧知的牢固联系。课堂期待“高质量”的提问,本期反思录——“高质量”提问的本源性思考,带来的是为什么要“问”,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对待学生的回答等关于提问的最基本的思考,希望有助于广大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余占琴  陈莉 《四川教育》2014,(12):33-33
课堂上,无论老师体态如何多姿,表情如何丰富,思维如何深邃,课件如何精美,如果离开了教师之“口”,都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更谈不上培养能力.为此,我校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中,努力让“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学校响亮地提出了“三让、三导”的课改理念.其中,“三导”是指教师变“教”为“导”,用口头语言给学生“导趣、导问、导思”,并将一节课的知识“串珠成链”.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阵地,是充分展示学生思维的场所。课堂上瞬息万变,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难以预料的,甚至有些“意外”会打破你的教学设计思路,使你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意外”.我觉得作为走在新课改道路上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深度学习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建构“问学”课堂是促进深度学习、实现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问学”课堂需要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指向目标,注重层次、遵循逻辑,体现交互、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论的重要内容,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目标,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探究了初中历史"七步八问"课堂模式的具体步骤,阐发了课堂模式创建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七步八问"课堂模式既凸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主导地位也充分体现。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刘莉 《教学随笔》2016,(5):32-33
课堂教学的收尾是教师在完成当堂的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收尾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于是,一些课堂常常听见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有的甚至是在远离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收尾是教师在完成当堂的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收尾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课上主动地去感悟品味语言、咀嚼涵泳语言、探究鉴赏语言、理解内化思想、甄别借鉴写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得到情感熏陶,以什么为载体?恐怕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问”。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是一种常态,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故意和外界干扰;教师缺乏熟练的课堂掌控能力;师生由于心理、情感、个性等差异造成的思维品质的差异;课堂生活的开放。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检验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彰显着学生的个性开放;内涵着师生的生命互动;生成着真实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6.
王成福 《考试周刊》2010,(17):188-188
“讲”与“练”永远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讲”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启发、点拨,绝不是指教师主宰课堂、面面俱到的满堂讲。而学生的练。并不是指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大搞题海战术。根据新课程教学的理念,“练”应该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由此可见,“练”代表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学生“练”的效果,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很多教师害怕课堂上没有声音,没有活动,静悄悄的,尤其是公开课。要是课堂上一片安静,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听课教师听得无聊.上课教师上得惶恐。所以,“静”也就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大忌,“动”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语教师共同的追求。诚然。语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分析。也不应该是教师慷慨激昂、口若悬河的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于是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课堂,总是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8.
尤如勇 《考试周刊》2011,(57):87-8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师巧“导”下才能得以发挥,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之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环节中应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全体参与教学过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主要的方式。教师最匠心的课堂设计可以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教学的具体抓手、教学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但这些精妙的设计最终都会从教师设“问”这个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善问”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课堂而言,“怎样教”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善问”上。  相似文献   

20.
不论课堂教学改革怎样发展,课堂上教师的“问”始终是课堂教学最重要最主要的方式。教师最匠心的课堂设计可以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教学的具体抓手、教学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但这些精妙的设计最终都会从教师设“问”这个点体现出来。因此,教师的“善问”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语文课堂而言,“怎样教”则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善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