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教的农村幼儿园,孩子常常迟到。对迟到的孩子,我都先让他们站在门口,等我上好课,才气呼呼地训斥他们一顿,并说:“以后不许迟到!”我天天这样处罚他们,可他们还是照样迟到。一次,我已上好故事课,井帅才来幼儿园。我绷着脸严厉地责问他:“井帅,你为什么迟到?”孩子一声不吭,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我奇怪了,这孩子一向很调皮,今天莫非受了什么委屈?我于是婉转地问他:“谁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  相似文献   

3.
程言峰 《师道》2009,(5):57-57
“我有一个特级教师的爸爸,有一个‘特级’厨师的妈妈,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家庭中,我真是三生有幸!”——当女儿看到班级中的同学被父母疏远的时候,总是感激地在我的耳边,投以语言的“糖衣炮弹”。每每此时,我心头不由一热,感慨之余,我总是想:其实应该感谢的是你,孩子!  相似文献   

4.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比赛。事后孩子对他的父亲说:“其实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也不害怕,可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支点最有利于继续向上爬,而且手指头在岩壁上怎么也使不上劲。由于没选好支点,最后脱手了,才会输给对手。”父亲听后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5.
曾经听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有两个:一个是儿童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教师是被派到儿童世界的友善的使者。于是,我就一直努力地以使者的身份亲近孩子,并让他们乐于发现世界的精彩。几乎每个孩子都爱看童话,正是童话让生活中诸多的“不可能”变得可能。指导孩子写童话,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我弯下身子,站在孩子的高  相似文献   

6.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二,我是在国内接受正规教育,我和所有的中国孩子一样完全接受了“师道尊严”这个事实。在学校里,老师是“猫”,我们是“老鼠”。迟到、旷课、不交作业,这些都与我无关,因为我知道“猫”是最“痛恨”这样的“老鼠”的。  相似文献   

7.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  相似文献   

8.
批评一词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严肃 ,其实批评有时也温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更应是一种艺术 ,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蕴涵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 ,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 ,润物无声。我尝试过这样的教育方式 ,收效不错。一天早上 ,常璐同学迟到了 ,面对她尴尬的面孔 ,我关切地问 :“今天你肯定有事吧?”她低着头 ,不好意思地说 :“老师我起来晚了。”“多么诚实的孩子!”我心想。来晚了 ,按理应该批评 ,我把她叫到无人处 :这样吧 ,你先站在前面体会一下 ,同学们已整整齐齐坐好了…  相似文献   

9.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一位深入了解中外教育的外国友人这样比较过中外教育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在“塑造”,我们的教育是在“成长”。短短一句话,让我思考良久:一个“塑造”,一个“成长”,道出了多么大的不同。似有所悟:自然的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塑造是我们成人按自己的意愿给予孩子养分。而成长却是按孩子的需求给予养分,成长就是以幼儿为本。  相似文献   

11.
韩智景 《辅导员》2014,(14):60-61
语文教师韩智景执教展示课 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备课、磨课直至公开课上的点点滴滴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促我深思。思考1:如何“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这是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下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这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直思索着如何在这节课上凸显“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2.
钱理群 《小学语文》2009,(10):12-15
我曾经提过,要“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思想与文学在孩子身上扎根”,必须使中小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关系到能不能在孩子心里打好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具体到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提出讨论的:如何认识鲁迅?如何认识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小学生,他们和鲁迅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认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鲁迅教学?这样提出问题,是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鲁迅本位”、“儿童本位”与“语文本位”的观念和立场,通俗点说,就是“回到鲁迅”,“回到儿童”,“回到语文”。  相似文献   

13.
进入11月份,天气逐渐变冷,每天早晨迟到的学生一下子多了起来,之前,对刚出现的个别学生迟到的现象我采取了暗示、提醒教育,看来,对迟到学生寄予感化希望是我的一厢情愿,学生并没有领我的情。怎么办呢?召开班级专题会议是肯定的了,关键是这一次会怎么开。以前我都是让迟到的学生站起来,当着全班同学数落一顿,然后布置劳动任务,以示惩戒。这一次是否还这样?班会课铃声响了,我急匆匆地走进教室。学生似乎意识到了今天的班会课将是“批斗、劳改”,格外安静。我宣布:“请这一段时间迟到比较多的同学站起来!”话的内容跟以前一样,所不同的是语气。…  相似文献   

14.
劳动可耻吗?     
劳动可耻吗?面对这样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分辨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丁丁的一篇周记:《劳动可耻吗?》丁丁的周记: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教育我劳动最光荣,因为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上了学,老师也教导我们,劳动最光荣,因此,劳动在我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但是,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对“劳动光荣”产生了怀疑:劳动可耻吗?昨天早上,我上学迟到了一会儿,被老师“罚扫”。我顶着同学们讥笑的目光扫地。扫地是一种劳动,现在扫地成了惩罚我的手段,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罚扫”…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质上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的结果负责。当孩子的行为过失给自己造成消极后果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归咎于它物,不要责怪别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去选择正确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好多家长却在自觉不自觉地帮孩子推卸着孩子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有这样两个例子: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天空飘着雪花。有个5岁的男孩入园迟到了很久。我问原因,他竟说:“都是因为妈妈没喊我,才迟到的。”而那位陪同前来的爸爸竟也连声说:“都怪他妈,他妈今天早上喊他起床晚了。” 一天,一位母…  相似文献   

17.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怎么样?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总是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了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里,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哪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对不起,今天我迟到了。我不想强调客观原因,尽管只迟到了几十秒钟,但是迟到就是迟到。我感到很愧疚,在此,向同学们道歉,请同学们原谅。我们共同订下了班规,迟到了要写说明书,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做得很好,你们迟到了都积极主动地写说明书。记得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一天,秦鑫同学迟到了,我对他说:“明天就要考试,不用写说明书了。”而秦鑫同学却说:“老师,我要写,大家迟到了都写,为什么我要例外呢!”当天,秦鑫同学就把说明书写好交给了我,一个字都不少。说实话,当时我非常感动,我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同学而感到骄傲。每每和其他老师谈起这些事情,我都有一种自豪感,而真正让我高兴的是,在我们班这样的同学不仅仅只有秦鑫一个,而是一大批!有了这样的一大批同学,我们这个集体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人仰慕的优秀班集体,我们的目的就一定会达到。同学们,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这也给我这个老师提出新的要求。我在教育你们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个升华,我要求你们做到的,首先我自己应做到,否则,我又怎样来要求你们呢?所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个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且家里有个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妈妈,我最常被这个年龄段父母问到的问题有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怎么和孩子交流才更好?我的回答一直都是,游戏。糟了,孩子静悄悄的,必定是在“作妖”。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让父母“崩溃”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