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物理公式的变形式教学,同时充分挖掘课本中的逆向思维,其次要在教学中交替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推理 ,是根据一个判断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并非单纯的数学演绎形式。在实际应用中 ,推理可分为数学推理和定性推理 ,但是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往往是重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而忽视定性推理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总认为只有数学推理方法才是高级的推理方法 ,导致学生完全依赖物理和数学公式来解答物理问题。实际上 ,如果说数学推理方法过程严谨、逻辑性强、表达精确 ,那么 ,定性推理方法则显得生动活泼 ,更能体现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它正是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物理素质之一。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 ,学生的定性…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简而言之,逆向思维就是执果索因,知本求源,它与正向思维反向.人们一般习惯于正向思维,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是思维灵魂的体现,它与创造性思维密不可分.因此,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殷美芳 《语文天地》2009,(12):59-61
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设计出一些既可正向思维.又可反向推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作全面的分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问题的思维形式。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积极引导学生逆行思维.就能很容易地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它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利用逆向思维解题,使解题迅速而又准确.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题解答,不可忽视解题技巧的应用。而逆推法是一种简洁易懂的解题技巧,巧用逆向思维,着手于解答提问,反向推理,仔细审题,立足题干要求,选择恰当的解题思路,能很好地解决许多物理计算难题。  相似文献   

7.
逆向思维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打破常规,逆向思考,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溯果求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有意地去做与正向思维相反方向的探索。进行逆向思维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往往能创造性地发现简捷、新颖、奇异的解决问题方法。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经过逆向思维训练的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灵活,解决疑难问题的效率比较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分析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引导学生从反面来考虑,使学生学会动脑。  相似文献   

9.
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障碍 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困难,表现为思绪的混乱,缺乏思维的程序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程序的建立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程序大体可分六步,即审题→文字信息(排除干扰因素)→抽象出物理对象和物理情景→寻找问题所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建立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法常能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新的领域.师范生在物理学习中要增强逆向思维的意识,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一、以史为鉴,充分认识逆向思维的作用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逆向思维曾导致许多重要物理定律和规律的建立与发现,甚至引起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深刻变革.物理学家的逆向思维活动因其富于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而成为物理学发展史上璀璨明珠.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解决了“行星怎样运动”的问题.牛顿经过逆向思维,提出“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通过推理论证、分析归纳,不仅找到了天体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许关荣 《职教论坛》2003,(12):35-35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求变异。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1.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和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推行证明,即直接解决比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探求问题的可能性有困难就考虑其不可能性,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做与习惯性思维方向相反的…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是心理过程中思维方向的改变,即从正向思维转为反向思维.有些数学问题从正向思维来解题比较繁琐,如果试用逆向思维方法就会使问题化繁为简或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3.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正向思维的反向思考方式.古代司马光砸缸救人、让水离开人就是逆向思维的成功运用,在求解化学问题时,逆向思维也往往显示出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陈宝仓 《甘肃教育》2007,(11S):43-43
数学思维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正向思维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解题时,往往偏重于正向思维,而不善于逆向思维。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尤为重要,数学中的正向运算与逆向运算,就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具体表现,如果将其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蔷 《考试周刊》2011,(46):95-96
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并加强学生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作者从数学命题(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在"逆向变式"习题训练中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在数学运算教学中促进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几何命题证明的教学中教会学生逆向思维等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思维流程图源于计算机语言中的流程图,即用简单的字母或字符号表示的推理思路、步骤、因果联系最后得出结果的思维过程示意图。初中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较复杂物理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思维流程图采用“一因一果”的渐进式推理,适合初中学生思维特点,能够帮助同学们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迂回战术"是指:在求解A问题时,无法入手或比较烦琐,此时若转化思维,先求解B问题,那么A问题便迎刃而解,或求解问题时,正面受阻,就反面推敲;顺求繁难,就逆向追索,正反夹击,问题便可解决。"迂回战术"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在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举"迂回战术"解决物理问题的几个实例,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逻辑思维角度讲,从原因探究结果是习惯性思维也是正常的逻辑程序,但从结论中寻找原因就是反向思维.而逆推法是逆向思维的演化过程.根据已知的依据找到解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较难的题型,如果采用逆推法的解题办法去解决,问题将很容易解答出来.物理学科中不难发现,很多的创造性发明都归功于逆向思维.在使用逆向思维解题的时候,有分析和求解两个过  相似文献   

19.
应用逆向思维进行初中物理解题,能够创新物理解题思路与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物理解题水平,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提高.本文对逆向思维的内涵与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从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降低解题难度、创新解题方法和解决实验问题四个方面探讨逆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学生物理解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严循跃 《新高考》2009,(2):34-36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用逆向思维指导解题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即顺推繁复时考虑逆求;反向进行证明,即直接解决较困难时考虑间接解决;从反方向形成新结论,即探讨可能性或合理性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